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辽宁省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状况调查

时间:2020-05-0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顾贵波,崔基贤等 - 小 + 大

2.2.1 场内区划管理及生物安全设施建设 调查的 56 个场中,实施生产区、生活区等区划管理的有 46 个场,占 82.14%;在场区、生产区和猪舍入口均建有消毒设施的有 31 个场,占 55.36%,个别场在猪舍入口处也没有建立消毒设施;场内道路进行净污道划分的有 46 个场,占 82.14%;建有出猪台并投入使用的有 47 个场,占 83.93%。

2.2.2 人员及车辆管理 调查的 56 个场中,售猪时内部饲养人员同外部买猪人员有接触的有 16 个场,占 28.58%,其中有 2 个场允许经纪人进场挑选生猪,2 个场允许外来人员不经消毒直接进场;养殖人员从场外采购生猪产品食用的有 7 个场,占 12.5%;外来车辆可进入场区的有 6 个场,占10.71%;场区内人员串舍以及工具经常串舍使用的有 17 个场,占 30.36%。

2.2.3 日常饲养管理 所调查的 56 个饲养场大多采取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个别采用本交方式,也有个别猪场仅从场外购进仔猪育肥,但购进时没有采取隔离措施;有6~7个场没有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和灭鼠、灭蚊、灭蝇计划,即使有简单的制度,也不能覆盖重要的生物安全环节;在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所有调查饲养场的消毒制度和措施均执行到位,但猪场饮用水大部分为深井水,没有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所调查的猪场均没有使用泔水喂猪。

2.2.4 防疫管理及疫病控制 调查的 56 个场均对口蹄疫和猪瘟进行了免疫,约 90% 的猪场进行了圆环病毒病免疫,约 65% 的场进行了伪狂犬病和流行性腹泻免疫,约 40% 的场进行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约 30% 的场进行了猪肺疫、猪丹毒和猪肺炎支原体免疫,约 10% 的场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细小病毒、仔猪副伤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免疫;饲养场认为,近几年猪群死亡与疫病的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猪流行性腹泻、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大部分猪场(83.93%)开展了疫病检测,其中32个猪场(68.09%)由疫病控制机构完成,仅有 1 个猪场自建有实验室,其他的均由第三方或疫苗生产厂家负责检测;大部分饲养场的病死猪由当地无害化处理中心负责处理,个别小型猪场自行采取深理的处理方式。

2.2.5 生物安全及非洲猪瘟知识掌握 从重点调查的易感动物、感染途径、临床症状、灭源方式的掌握情况来看,饲养场对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临床症状和有效的灭源方式相关知识掌握较差。

3 分析与讨论

有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各类生猪养殖场户40% 以上的疫情,以及 2 000 头以上规模猪场几乎100% 的疫情,是由人员或车辆携带病毒传入引起的;统计表明,非洲猪瘟病毒传入风险随猪场规模的增大而提高,运输淘汰母猪的外部车辆与场内车辆和人员反复接触,是多数超大型猪场传入病毒的主要原因。综合各方信息分析发现,早期发生疫情的省外大型养殖企业具有诸多相似病因。这些疫情猪场都没有专门的淘汰母猪出猪设施,集中淘汰母猪时,内部运转车不得不反复与外部车辆接触,导致外部病毒进入场内,再加上内部清洗消毒设施未能有效运行,最终导致病毒进入母猪舍;病毒进入场内后,随场内运转车(可检出病毒核酸)、兽医和饲养人员不断扩散,待最终确诊时,疫情已在场内全面暴发。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主体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但是,非洲猪瘟疫情能在 9 个月时间内在传至全国各省份,证明我国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没能经受住考验。对有非洲猪瘟疫情史的养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人员流动、饲料等物资进出、运输车辆管控、蚊虫消杀、病死猪处理等是这些养猪场发生疫情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上述调查的规模场中,即便是存栏近十万头猪的超大规模猪场,也存在内外车辆接触、外来人员进场、场内生物安全制度执行不严等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严的情况。

调查发现,辽宁省生猪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与疫病防控需要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传统散养、放养等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养猪模式仍然存在,有的几乎没有生物安全防护可言。在当前一段时期内,这些猪场的数量还会占有很大的比例。调查表明,辽宁省未发生疫情猪场在生物安全建设上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最基本的防护隔离硬件设施。有近20% 的规模饲养场没有进行区域划分,净道和污道没有分开,没有建立出猪台。严格来说,拉猪需设置二次转运台,外部拉猪车辆禁止靠近猪舍。约 45% 的猪场在场区入口处未设置消毒设施。

二是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或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目前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下,仍然有 16% 以上的猪场存在人员和车辆的内外接触,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进舍等情况;30%的场仍有场内人员串舍和工具串舍使用现象;还有一部分猪场的生物安全日常检查制度覆盖不全,执行不到位。

三是缺少验证消毒灭源效果的经验和方法。调查发现,各饲养场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后,对效果仅凭经验和效仿判断。

上一篇: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养殖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