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2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美味” 背后的致命秘密:硼砂猪肉丸事件曝光在广东揭阳,一起因小小猪肉丸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揭阳中院公布的案例显示,一家生熟肉制品店店主吴某,为提升猪肉丸的外观与口感,自 2023 年 9 月起,陆续购入约 45 斤硼砂,添加至生猪肉酱及熟猪肉丸中,并将这些 “加料” 食品投放市场。 长此以往,这些含硼砂的猪肉丸进入众多消费者的餐桌。直至 2024 年 9 月,执法人员的突击检查,才使这场 “美食骗局” 得以终结。执法人员在店内当场查获硼砂 4 斤、生猪肉酱 4.06 斤以及熟猪肉丸 2.5 斤。经检测,这些食品均含有硼砂物质。而在被查获前,吴某已销售约 4000 斤添加硼砂的生猪肉酱和熟猪肉丸,销售额达约 9 万元,获利 1 万元。 此案件的曝光,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食品安全这一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议题,再次被推至舆论核心。公众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愤怒与担忧。愤怒于商家为谋私利,罔顾法律与道德底线,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担忧日常生活中,仍存在诸多未被发现的 “毒食品”,悄然威胁着大众健康。这不仅是一起单纯的违法案件,更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以及部分商家道德的缺失。 硼砂:食品中的 “隐形杀手” 究竟是何种物质,能让商家甘愿以身试法,又为何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如此巨大的威胁?答案便是硼砂。 硼砂,化学名称为四硼酸钠,通常呈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状,无臭,味咸。在工业领域,硼砂应用广泛。于玻璃制造中,它可降低玻璃熔点,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增强玻璃的耐热性与耐化学腐蚀性,使日常玻璃制品更耐用;在洗涤剂中,硼砂作为软化剂,能有效软化硬水,提升洗涤效果,并稳定洗涤剂中的其他成分;它还是木材防腐剂,可防止木材受真菌、细菌侵害,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在火柴制造中,硼砂作为助燃剂,能提高火柴的燃烧速度与稳定性。 然而,当硼砂涉足食品领域,却摇身变成 “隐形杀手”。在食品加工中,部分不法商家看中硼砂能增加食品弹性、韧性,改善口感,使食品看起来更新鲜、保质期更长的特性,不惜违法添加。但他们的自私行径,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沉重灾难。 硼砂进入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硼酸。硼酸具有积存性,即便每次摄入量不多,长期连续摄取也会在体内不断蓄积,进而产生极大危害。它会干扰消化道中酶的正常作用,导致食欲减退,抑制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还会促进脂肪分解,致使体重减轻。急性中毒时,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昏迷等严重症状,即所谓的硼酸症。 若长期摄入硼砂,危害更为严重。它会影响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症,使骨骼变得脆弱,稍不留意就可能骨折;还会影响人体的排毒能力,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肝损伤,使肝脏这一重要解毒器官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对于儿童而言,其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期摄入含硼砂的食物,还可能对智力发育造成损伤,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等问题。更为可怕的是,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含硼砂的食品,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市场乱象:硼砂在食品中的隐秘角落 广东揭阳的这起猪肉丸事件并非个例,硼砂在食品市场中的非法添加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 “毒瘤”。在利益驱使下,硼砂频繁现身于各类食品中,从街头小吃到日常主食,几乎无处不在。 在凉皮、凉粉等夏季热门小吃中,常能发现硼砂的踪迹。部分商家为使凉皮、凉粉口感更劲道,颜色更黄亮,不惜违法添加硼砂。在宁夏银川,就有商家在凉皮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硼砂,从 2013 年持续至 2019 年,涉及多家个体凉皮店,销售范围广泛。这些添加硼砂的凉皮,不仅口感异常劲道,颜色也比正常凉皮更鲜亮。消费者购买时,往往难以察觉问题,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知不觉将有毒物质摄入体内。 粽子作为传统节日美食,也未能幸免。在广东梅州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8 家粽子加工制作单位里,竟有 7 家检出硼砂。部分商家为使粽子口感更好,延长保质期,在粽子中添加硼砂。添加硼砂的粽子,吃起来更有嚼劲,米饭颗粒较大,且不易沾叶子。在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人们本应品尝安全、美味的粽子,与家人共享团圆时光,然而这些 “加料” 粽子却让节日氛围蒙上阴影。 |
上一篇:拒绝“山寨”食品 发现请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