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3-12-02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方晓敏 - 小 + 大

我国是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据统计,2022 年全球生猪存栏78 421.4万头,其中,中国生猪存栏45 256.0万头,占比近58%;全球猪肉总产量10 984.6万t,排名前三的中国、欧盟、美国占比分别为46.43%、20.64%、11.22%。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中,猪肉产品约占60%,生猪产业对于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我国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冲击,凸显我国生猪产业的特点和不足,给予从业者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猪产能已恢复,猪肉供给充足

历经解放初期生产力束缚、改革开放后产能提升、经济快速增长期的集约化扩增,到非洲猪瘟发生前的高效养殖,我国生猪产业随着社会变迁在飞速发展。至2017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年存栏已达4 471.5万头,年出栏生猪70 202.1万头,年生产猪肉5 452万t,年人均消费猪肉39.21 kg。但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入侵,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严重的冲击,生猪产能锐减、猪价飙升;2019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仅有2 000万头左右,严重影响商品猪供应,一时间全世界都关注到中国缺猪、缺肉。为了扩大产能,稳产保供,部分地区将二元、甚至三元育肥猪留作种用;国家六部委也相继发文,从猪场建设用地、融资、产能调控、期货、保险、活体抵押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发展。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上升到4 390万头,超出2021年《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设定的4 100万头(2023年修订方案拟调整为3 900万头),生猪出栏69 995.0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出栏的99.70%。对应的生猪价格于2020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振荡下行;至2023年10月,商品猪市价在15元/kg左右徘徊,接近7∶1的猪粮比平衡点,预示我国生猪产能基本饱和,猪肉供给充足。

1.2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生猪生产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但进程缓慢。2018年非洲猪瘟的发生,叠加2019年新冠疫情流行,促使转型升级提档加速。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更是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出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0%以上,2030年达75%以上。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养殖方式规模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养殖过程标准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多层养殖热度较高。据统计,2022年我国12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1.26亿头,其中牧原股份、温氏食品、新希望分别上市6 120.10万头、1 790.86万头、1 461.39万头,占全国总出栏的13.39%;生猪生产前20强企业出栏量达1.69亿头,占国内总出栏量的24.17%,预计2023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对应规模化养殖,生猪大企显然具有更为完善的智能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养殖成本低、市场信息灵,行业把控与市场竞争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养殖环境控制与生物防控层面。

1.3 非瘟疫情依然存在,常态防控压力大

2018年非洲猪瘟入侵以来,我国生猪养殖历经过山车式的波动,目前虽相对稳定,但疫情的局部区域流行和散发态势仍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因国内疫情应对处置方式及要求的转变,2022年我国仅新疆自治区报告1例非洲猪瘟疫情,但实际生产中非洲猪瘟仍不容忽视的存在,并逐步演变为猪场日常疫病防控的重点,尤其是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生猪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大规模生产用优秀种源短缺

品种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决定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我国虽有130多个猪种,种质资源丰富,但地方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大规模产业化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品种性能有所改善,但产业链拓展不够,开发利用效果不佳。为了满足特定时期市场消费需求,快长型外三元杂交猪仍占据着我国肉猪生产的主导地位。由此,便带来持续不断的种源引进问题,使我国生猪产业深陷“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最终形成种业卡脖子难题。而且,长期依赖国外引种用于肉猪杂交生产,不但造成引种费用昂贵、疾病引入、外种猪因饲养条件差异生产性能难发挥等问题,还会导致我国珍贵地方猪种质资源被忽视,甚至走向灭绝的境地。因此,挖掘并利用好优异地方种猪资源,培育地方特色新品种,以及选育适合我国养殖环境和模式的“优秀华系种猪”迫在眉睫。

上一篇:从“猪景房”中窥见乡村振兴新思路

下一篇:双碳背景下生猪产业发展挑战与路径探索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