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生猪产业化升级,农户与企业如何共赢?

时间:2022-08-19    点击: 次    来源:重农评    作者:孟德才 刘知宜 - 小 + 大

张利庠:以“多了少了”“高了低了”为特征的周期性波动是农业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出现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以控制能繁母猪数量为抓手来稳定“猪周期”,抓到点子上了。但是“猪周期”不能单纯让“猪说了算”,猪是人养的,同样数量的能繁母猪,产仔数、是否及时配种、养多大都是人为控制的。因此,稳定“猪周期”,一定要在政策上稳定社会预期,不能在政策上“翻烧饼”形成“逆调节”,反而加剧波动。在生产上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的基本功,稳定疫病,近年来每次剧烈波动都是重大疫病引发的。还要加强数据统计和信息沟通,不能等到价格高了才去预警,要提前给生产经营者科学的数据和推测,不仅要做到信息透明,还要推送、公布相应的发展趋势,做到未雨绸缪。

4、 “十四五”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让不让养”“养多少”“谁来养”“养得活”“在哪养”这五个问题Q主持人:受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豆粕等原料上涨,导致出现了“饲料比猪肉涨价快”的情况,加剧行业亏损。如果饲料价格下行困难,是否会使企业与养殖户积极性受损?应如何有效应对?

张利庠:目前国内的饲料原料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猪肉价格低的情况下,经营企业通过控制繁育的手段就会减少饲料用量,导致减产,价格波动大。解决饲料问题要从根本上降低对国外饲料原料的依赖,构建中国特色的饲料体系,关键要利用好我国本土的农产品,比如大量的茎叶和秸秆。这些资源当前都还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将来我们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饲料道路,配方是关键。

王祖力:饲料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一定会影响企业与养殖户生猪养殖积极性。对于养殖场(户)而言,降本增效十分关键。行业低迷期通常是疫病高发期,非洲猪瘟疫情也还未根除,各类养殖主体一定要确保养殖场区生物安全。同时,要根据权威市场信息适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或集中抛售导致猪价过快下跌,出现深度亏损。另外,要优化猪群结构,提升能繁母猪群体生产效率。通过优化饲喂方式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死亡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主持人:“十四五”时期,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

石有龙:首先从总体布局上加强规划和指导,倡导科学的养殖理念,避免生猪产业大起大落。其次要保持供需平衡,需求多少生产多少,确保总量可控,要建立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协会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以销定产,履行契约精神,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第三要改善政策环境。给生猪产业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在饲料用地、养殖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政府要聚焦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方法,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资源禀赋的饲料配方体系。

王祖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让不让养”“养多少”“谁来养”“养得活”“在哪养”这五个问题。

解决好“让不让养”的问题,政策上要对用地、环保、金融等形成长效性保障,稳定养猪场(户)预期,使他们愿意在设施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专注于提升生产效率和改善经营管理。解决好“养多少”的问题,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注重预调微调。同时与下游的冻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协同配合,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引导养殖场(户)根据行情科学安排和调整生产。解决好“谁来养”的问题,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发展订单养殖、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解决好“养得活”的问题,防范重大动物疫情冲击,加快建立健全养殖场分级管理制度和动物疫病分区防控机制,减少产业波动诱因。解决好“在哪养”的问题,压实生猪稳产保供属地责任,确保各地都保持一定的自给率,同时探索在中央层面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动主产区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主持人:立足我国国情农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猪产业化道路,首先要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收益。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饲料体系、生态化养殖体系、适度规模经营体系。只有充分发挥散户养殖的优势,不断完善优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上一篇:辽宁省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高楼养猪不能盲目跟风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