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7 点击: 次 来源:动物防疫一线 作者:张长锋,罗科才 - 小 + 大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动物养殖种类的繁多,动物贸易的日益频繁,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动物疫病问题日益严重。动物疫病随着大市场、大流通而变得频发和复杂,外源性动物疫病侵入和内源性动物疫病传播是制约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体健康,保障养殖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整体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刻不容缓。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畜牧兽医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领导,组织指导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技术人员全力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以保障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就对整体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做一探讨,敬请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1 加强《动物防疫法》的宣传,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近10多年来,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已由行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为顺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对《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的宣传方面要做到三个面向:一是面向领导和政府宣传,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变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二是面向社会宣传,取得人民群众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启动和整体推进创造条件;三是面向经营者宣传,使他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主动报检,接受管理,减少防检死角和漏洞。同时,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既要依法行政,更要规范执法,真正把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 强化管理与培训,确保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有效实施 基层动物检疫人员是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最基础的“细胞”,强化动物检疫人员素质教育和培训是有效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最基本的保障。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兽医法律、法规体系的要求,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全方位打造一支技术精湛、行为规范、素质优良、文明执法、保障有力的动物检疫执法队伍。同时必须做到人员素质到位,检疫设施到位,检疫仪器设备到位,检疫操作技术到位和监督管理到位。另外,须辅制定六项措施:一是加强检疫人员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提高检疫人员业务素质、检疫技能和执法水平;二是认真考核配备检疫岗位责任人;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有检必严,实行任务到人,工效挂钩,以绩定酬的管理模式;四是制订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做到持证上岗、统一着装、执法公正、依法检疫;五是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出具检疫证明,并对检疫结果负责,对检疫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具检疫证明,严禁隔山开证;六是检疫证明填写要规范、清晰、准确,检疫工作的各项记录要详实完整。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要充分调动物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动物检疫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群众中树立动物检疫人员的良好执法形象。 3 提高动物免疫密度与免疫效果,是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 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动物免疫证制度,提高重点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率,是顺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动物防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有数量的规定,又有质量的要求,要想有效阻断构成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还需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所以动物产要检疫工作也不是灵丹妙药。它必须以较高的免疫密度和优良的防疫质量作保障,任何不良因素(如疫苗效价过低、疫苗贮藏运输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带毒防疫、免疫接种方法不当、孕畜仔畜空免时间过长、免疫剂量不足、应激因素干扰等),都会直接影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做好切合实际的统计工作,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按照辖区设立报检点,明确职责,建立乡村防疫协检员制度。采用拉网式统计方法,建立每个农户和动物饲养场的动物饲养、防疫、补栏以及母畜孕期、保育、育肥、出栏和死亡情况的户卡登记制度。建立例会制度,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协检员每月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汇报一次防、检工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季度集中向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一次防、检工作;建立定期检查监督制度,不定期的抽查村级防疫协检员的户卡登记是否准确,抽查动物购进、出售、死亡等项目的变更登记是否及时。同时检查上市交易的动物和屠宰动物是否持有效动物产地检疫证明,保证患病动物不出场、不出村、不出乡镇。 |
上一篇:调运生猪的规范流程指南
下一篇: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