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创公司养殖场副场长王腾威告诉记者,“1+3”模式的实施,让龙头企业把农民“串”了起来,园区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有了保障。环保公司的进入则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政府是主导,龙头企业是核心,农民参与是基础,环保公司是关键。”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张剑表示。 重庆一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存栏奶牛1000多头。公司董事长朱中川告诉记者,一头牛每天产生50公斤左右的粪便,如何处理曾让他十分困扰。“在畜牧局指导下,将粪便就近处理,干湿分离,干肥料外卖,湿肥料被种植企业收购用作有机肥。对种植企业来说,使用有机肥的成本要远低于化肥,而且政府还有补贴。” 在长寿,像一牛、源创这样生产有机肥的企业还有很多。为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长寿区制定了《长寿区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生产有机肥的扶持办法(试行)》,对使用有机肥的种植户给予每吨200元的补贴。 强化意识健全机制不断创新治理模式 桃花河纵贯长寿腹心,河畔的葛兰镇养鸡量大,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很多,曾出现畜禽粪污乱排乱倒现象。长寿区委书记赵世庆亲自督战桃花河污染整治攻坚,区财政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对全区的436个畜禽养殖场(户)进行分类整治,共修建沼气池167个、干粪储存池205个。同时,对河畔的养殖户积极引导,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培训等。如今,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桃花河重现昔日的美丽。 记者观察到,在桃花河畔,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储粪池,一直修到村里。在冯庄村的一个储粪池旁,几个制肥场的员工正在把鸡粪装上运粪车。记者询问了解,这些粪污会拉到制肥场,加工成有机肥。 “农正公司主要通过建立内部生态循环模式,属于‘就地小循环’;创源公司等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则经过环保公司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后卖给种植企业,这是‘跨企业中循环’。”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小洪告诉记者,针对布局分散、小规模养殖数量多的情况,政府主动扶持有机肥场、引进环保公司,创立了“区内外大循环”的模式。 记者了解到,《长寿区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生产有机肥的扶持办法(试行)》中规定,鼓励和引导有机肥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签订粪污每日收运合同,建立畜禽粪污收运机制,并对新建、改扩建储存池和购置收集箱的养殖户分别给予每立方米150元、75元和1500元的补贴,对企业购买专业车辆每辆补贴3万元,企业利用区内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每吨补贴100元。 益丰生物肥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成华告诉记者,通过接收本地区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公司每年处理鸡粪可达6万吨,生产有机肥2.5万吨。“有机肥价格不高,销量很好,主要卖给本地和外地的一些种植企业或养殖基地。”记者看到,该公司2015年的交易记录本上,订单记录清晰,其中武隆县一个种植基地一次性就购买了500吨有机肥。 有机肥的使用效果也得到了反馈。周光华告诉记者,大量施用有机肥,对柑橘品质有显著提升。该公司生产的柑橘尽管价格较高,但由于品质好,仍然供不应求。“刚生产出来的柑橘,一个月就卖完了。即便是去年受降雪影响,柑橘出口率也在60%以上。” 作为优质水果基地、西瓜基地和重要的蔬菜基地,长寿对肥料的市场需求很大。采用这种“区内外大循环”的粪污处理模式,既促进了区内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有助于实现区内外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模式推广科学发展继续加大畜禽粪污利用 长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式受到多方关注。 2015年7月,重庆市副市长刘强曾作出批示:将长寿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应用。重庆市人大代表考察团、市党校领导先后到长寿视察指导;江苏省发改委也曾派人专程到长寿学习畜禽粪污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