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

时间:2011-10-1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消典需求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对肉制品概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肉制品风味口感好,营养卫生,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符合标准等。因此,保障生猪养殖的环境健康,从源头上控制生猪的疫病,保证食品的安全供给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三、价格过度波动引发的生猪产业稳定发展问题
    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虽始受传统节假日的影响,我国生猪价格—般在每年的1—2月份(春节前后)猪价较高,到3月份开始下降,5—7月份达到低谷,之后又缓慢回升,在中秋节前后上升到高价位,并保持到年末,一年内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规律,但由于我国猪肉产业链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受生猪养殖环节生产周期较长,而屠宰加工环节生产周期较短特性的影响,猪的产业链供给相对价格变化具有滞后性,一般会出现“猪价升高--养殖量增多--猪价下跌--养殖量减少--新—轮猪价升高”这样一个蛛网式循环,引起价格跨年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近年来这种价格波动更是频繁发生。例如,以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提供的统计数据,鲜猪肉批发价格在2003年8月达最低点,价格是8.85元/公斤;随后价格逐渐上涨,至2004年9月达到最高值14元/公斤,紧接着价格开始振荡整理, 小幅下降。至2006年5月跌至9.8元/公斤的低谷。2006年7月,猪肉价格开始逐渐上升,此后价格虽然有过震荡整理,但基本保持了平稳上升趋势。从2007年5月开始,猪肉价格急剧攀升。到2008年1月,鲜猪肉批发价格达到21.99元/公斤,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28.24元/公斤。至2008年4月,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
    2007年5月以来的生猪价格上涨内在根本原因是生猪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低,产业链供需不平衡所致.;而“疫病”‘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仍以小规模散饲养为主,散养比例仍达60%以上。小户分散养殖组织化程度低、信息量少,一般只能根据当期的价格信息决定下一个时期的产量,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对猪肉产品数量、质量的需
求变化进行行业内的协调和调控,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另外,在2005年猪价下跌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猪链球菌病,导致一些养殖户开始宰杀母猪,加剧了猪价的下跌。而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部分生猪主产省暴发了猪蓝耳病疫情,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延缓了猪价的恢复;而猪蓝耳病疫情致使母猪患病后发生流产或死胎以及仔猪成活率低的严重后果,从源头上加剧了生猪的短缺和恢复生产的艰难,直接导致猪源不足和后期生猪价格的暴涨;而饲料、人工、仔猪和防疫等养殖成本的全面上涨,也推动了猪价的进一步上涨。
    生猪价格过度上涨会大幅度提高新进入者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成本,引发种猪或仔猪的跨区域调配更加频繁J增加了疫病跨区域传播的可能性;导致中高级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缺口增大,规模养猪的生产管理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生猪产业的市场和疫病风险增加。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会引发大量有经验的生产经营主体退出,导致大量的产业资产沉没和经验资源损失,生猪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水平更加难以有效提高。尤其是本轮生猪价格上涨呈现从销区蔓延到产区、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城市到农村的态势价格上涨幅度大、周期长、范围广,对我国生猪生产、农民收入和市场肉食品供应造成了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
    1.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和农村消费者的影响变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4月CPI同比上涨8.5%,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2.1%。而在食品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7.9%(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8.3%),已经成为推动cH上涨的关键因素。
    2.对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生猪和猪肉经销商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许多生猪经销商及屠宰加工企业由于生猪收购价高,加工成本高,亏损严重;而许多养殖户虽然此番赚了钱,但也只是弥补丁以往的养猪亏损,而且随时担心下一个波动周期会来临。
    3.对国家经济发展压力增大 面对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自2007年5月以来,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10项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实行并增加能繁母猪补贴,扩大能紧母猪保险覆盖面,加大扶持生猪规模养殖力度等政策,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稳定价格总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生活。

上一篇:适度规模化将是养猪业发展主流

下一篇: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在中国的前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