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产品监测 > 文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的检测——囊尾蚴

时间:2021-07-0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曲志娜,赵思俊等 - 小 + 大

猪囊尾蚴病和人猪带绦虫病是在猪和人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若卫生环境防治措施松懈,就会导致恶性循环。猪带绦虫病的患者每天向外界排除孕节和虫卵,而且可持续数年甚至20余年,这样猪就长期处于威胁之中。人是猪囊尾蚴的唯一终末宿主,感染猪带绦虫主要取决于饮食卫生习惯和烹饪与食肉的方法。人吃了带有活囊尾蚴的猪肉或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猪带绦虫病。流行区的居民喜食生的或未熟的猪肉、牛肉,对绦虫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囊尾蚴病是由于人吃了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猪带绦虫病患者自体感染所致,猪带绦虫病人有16%~25%同时并发囊尾蚴病。故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

4 国内外卫生要求

根据《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NY467—2001),屠宰生猪囊尾蚴的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检部位为心肌、肩胛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等。按国家标准GB16548—2006的有关规定,“发现囊尾蚴和钙化虫体者,全尸作工业用或销毁。”

5 检测方法

5.1 病原学检测

5.1.1 活畜检测

猪囊尾蚴的活体检查部位主要是舌肌和眼外肌。用特制的开口器或木棒等工具撬开猪嘴,一手垫一块粗布将舌头拉出仔细观察,并用手触摸舌底、舌侧、舌根部有无囊结,触摸时感觉有带弹性的豆大结节即为囊结,其检出率为30%左右。检查眼外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眼结膜及眼外皮,感觉有突起物时可初步判断为囊结。

5.1.2 屠宰后肉品检测

猪宰后检验时,按照«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要求,切开咬肌、舌肌、心肌、深腰肌等处,可见到豆粒或米粒大小囊泡,椭圆形,白色透明,囊内含半透明状液体和米粒大的白色头节。挑取皮下结节,剥去外层纤维被膜,将虫体直接在镜下观察,囊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间质层有一处向囊内增厚形成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构造与成虫的头节相似。必要时做压片、固定、脱水、透明、染色后鉴定。

5.2 皮内变态反应

取新鲜猪肉中囊尾蚴头节研制成1∶100悬液。注入待检猪耳朵外皱褶部分皮内0.1~0.2mL,5min后开始出现反应。判断:注射处发生红肿,直径在11mm以上,45min后开始消退,为阳性反应;无上述反应或反应不显著者为阴性。

5.3 血清学检测

囊尾蚴病原学诊断过程比较复杂,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存在困难,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因此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方法常用于辅助囊尾蚴的诊断和鉴定。实验室诊断猪囊尾蚴病的方法主要有:补体结合反应、沉淀反应、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补体结合反应很早就被用于囊尾蚴病诊断,但由于假阳性率太高而逐步被别的方法所取代。沉淀反应包括液相沉淀反应和固相沉淀反应,用该方法对囊尾蚴病进行诊断存在检出率太低的缺点。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3.1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T)是以红细胞作免疫配体的载体,并以红细胞凝集读数的血清学方法。最常用的红细胞为绵羊红细胞或人(O型)红细胞,来源方便。目前均用醛化红细胞,其可保存半年而不失免疫吸附性能。操作步骤如下:

上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细菌的检测——布鲁氏菌

下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的检测——弓形虫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