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规模化肉鸽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0-12-19    点击: 次    来源: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作者:刘国乾 - 小 + 大

3.1 规划级生物安全
规划级生物安全为最基本层次,包括肉鸽场选址与规划布局,是整个疾病预防与控制计划的基础。
3.1.1 肉鸽场选址
肉鸽场场址的选择要做到三个远离。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以及村庄的区域,距离在500米以上;远离其他畜禽场、畜禽屠宰厂、肉类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站等,距离在1000米以上;设立的病死鸽掩埋坑、粪便发酵池应远离鸽舍500米以上。同时,选址要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通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有保障的地方。
3.1.2 肉鸽场规划布局
肉鸽场及内部各养殖单元的规划布局,应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合理划分,一般分为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四个功能区。上风向应建隔离区与生活区,下风向应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其中废弃物处理区建在最下风向,保证人、鸽的生物安全。外围与隔离区、隔离区与生活区、生活区与生产区、生产区与废弃物处理区之间应建有围墙,进出各区只能由隔离消毒通道通行。
鸽舍的分布形式、鸽舍朝向、相互之间的间距以及污道与净道的划分,都要结合防疫要求进行规划,这些要求有鸽舍规模、生产工艺、建场前的地形和地势、经济性和规范性以及以后的发展等。
3.2 管理级生物安全
管理级生物安全为中间层次,是生物安全体系保障,包括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种群管理及人员管理等。
3.2.1 环境控制
场内环境控制。肉鸽场禁止饲养其他家禽,防止疾病交叉感染,并定期消灭舍内外的昆虫及鼠类,防止该类动物携带病原。蚊虫叮咬是鸽痘传播主要途径,在每年春夏季节做好灭蚊工作。场内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绿化工作。
加强舍内小环境控制,配备温控设备、通风设施及光照系统。鸽舍温度过高,鸽呼吸加快,会导致酸中毒;温度过低,会导致乳鸽受冷冻死,因为乳鸽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冷应激反应大;温度应激处理不好,还会导致一些继发性疾病发生,因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保温防寒,非常重要。
肉鸽对环境的干湿度有良好的觉察适应能力,但极端的干燥和潮湿环境易产生应激,诱发鸽病。鸽舍内的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40%~60%内为宜,当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鸽舍内垫料和料槽潮湿,极易导致各种病原生长,诱发鸽感染曲霉菌病和细菌性病等;相反,当鸽舍过于干燥时,鸽舍内尘土、毛屑飞扬,易致呼吸道疾病和啄癖。
光照不当的表现主要为光照时间过长,光照时间无规律以及光照强度过高等。不适当光照使种鸽的产量达不到预定的指标,易导致鸽群疲劳、抗病力降低、诱发啄癖等。若通风不当,鸽舍内空气污浊、氨气过浓、氧气不足等情况出现,易诱发鸽病发生。
伍清林等报道,鸽舍环境中温度与细菌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对湿度、光照与细菌总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风速与细菌总数呈显著性的负相关。因此,平时应对鸽舍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消灭环境中病原。保持适宜的通风换气,每日清扫鸽舍的走道和工作间,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及粪板清理。
3.2.2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措施,加强饲养管理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鸽群感染疾病的几率,它包括规范的操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健全完整的养殖档案。
3.2.2.1 规范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切实落实疾病防控措施。对进场人员和车辆物品进行消毒;对种蛋、孵化机和出雏机清洁消毒;鸽舍按卫生标准和规范消毒程序清洁消毒;疫苗和药物采购及时,保管与使用合理;有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等。
3.2.2.2 健全养殖档案
建立健全完整的养殖档案,包括基本情况记录、监测记录、消毒记录、诊疗记录、兽药使用记录、鸽出栏及引进新品种登记记录等,养殖场还应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规定。
3.2.3 种群管理
因地制宜选用肉鸽品种,确保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管理制度。注意引种安全,在引种前先对引种场进行资质考查,对引入种鸽需做免疫学检查后引种,种鸽到场后需隔离一段时期。

上一篇: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饲料禁抗是畜牧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