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市场营销 > 文章

2025年开年国鸡市场价格的双重变奏

时间:2025-02-13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价格低迷的多维解读
  1、供需失衡的市场困局
  从供需关系来看,2025 年 1 月国鸡价格低迷的首要原因是消费端需求一般,而供应却相对充裕。在 1 月份,虽然春节临近,但市场上国鸡的供应并没有因为节日而出现短缺,反而由于前期养殖户的积极补栏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导致市场上国鸡数量较多。
  在消费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日益多元化,消费者对肉类的选择更加丰富,对国鸡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烈。而且,1 月份处于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餐饮消费也相对疲软。很多消费者在冬季更倾向于选择火锅、羊肉等暖身的食材,对鸡肉的消费热情不高。
  到了春节期间,按照以往的经验,国鸡的需求应该会大幅增长,价格也会随之上涨。然而今年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需求并未达到预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市场滞销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地区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人员流动受到限制,聚餐、宴请等活动减少,直接导致了国鸡消费场景的减少。
  在一些一线城市,原本春节期间是国鸡销售的旺季,各大商超、农贸市场都会迎来大量采购国鸡的消费者。但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很多家庭取消了聚餐计划,改为简单的家庭用餐,对国鸡的采购量大幅减少。一些农村地区,虽然有春节期间购买国鸡的传统,但由于交通不便,物流受阻,国鸡的运输和销售受到影响,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自然难以提升。
  2、成本与竞争的双重压力
  除了供需关系,成本与竞争因素也对国鸡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成本方面,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国鸡的养殖成本不断攀升。据统计,2024 年饲料原料价格较上一年上涨了 10% - 15%,这使得每只国鸡的养殖成本增加了 1 - 2 元。 养殖过程中的防疫、人工等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这些都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为了降低成本,养殖户不得不减少养殖规模或者降低养殖标准,但这又会影响国鸡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影响市场销售。
  从竞争角度来看,国鸡面临着来自替代品的激烈竞争。白羽鸡作为鸡肉市场的另一大主力,以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白羽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在 40 - 45 天左右,而国鸡的生长周期则在 100 - 150 天甚至更长,这使得白羽鸡能够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白羽鸡的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养殖成本较低,价格也更为亲民,吸引了很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猪肉作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也与国鸡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当猪肉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往往会增加对猪肉的购买量,减少对国鸡的消费。2024 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这对国鸡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消费者转而购买猪肉,导致国鸡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价格也随之走低。
  四、后市展望:困境与机遇并存
  1、短期行情预测
  展望 2 月的国鸡市场行情,价格走势预计将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春节后,大部分农贸市场休市,各品种国鸡面临库存积压,特别是土鸡类与快大类。在节后开市初期,批发端商户为了降低库存,会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这将导致鸡价进一步下跌。快中速类国鸡由于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养殖规模较大,市场供应更为充足,所以在价格下降阶段,其价格波动会较为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销餐饮、单位饭堂等会陆续有备货需求,积压的库存将逐渐得到消化。中下旬开始,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渐趋于平衡,鸡价也将企稳回调。快中速类国鸡由于其消费场景广泛,在市场需求回升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也可能会更大 。

上一篇:我国鸭肉产业营销策略与创新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