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广东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茂名市)观察

时间:2024-05-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吴砾星 - 小 + 大

2021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出《跨县集群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案》。在几年的实践中,闯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康庄大道。其中,落户茂名的广东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项目引人瞩目,为破解当前国内畜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为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在茂名扎实实施,实现生猪产业集聚成势、全链发展、高质高效,在南粤大地注入了磅礴动力、树立了行业标杆。

当好“一线总指挥”做大做强全产业链

近年来,茂名成为全省唯一生猪100%自给后还能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300万头以上的城市,是“珠三角”城市群生猪市场价格的晴雨表、风向标,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猪肉市场供应的“稳定器”。

然而,曾经的茂名生猪产业大而不强,也由于国家环保政策推进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生猪产业发展几经跌宕起伏。仅2018年,全市就共计清理整治12224家养殖场(户),减少养殖量232万头,茂名生猪陷入产业增值收益流失、联农带农机制单一、各类资源要素荒废等尴尬境地。

痛定思痛。2021年,茂名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把既往生猪产业的“危机”化为“契机”,坚持市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扶持生猪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时间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出《跨县集群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与茂名发展推动生猪产业未来愿景不谋而合。基于茂名较早开展规模化养殖、率先铁腕治污、淘汰落后养殖产能的经验成果和积极申报态度,“广东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茂名市)于2022年如火如荼地顺利开工,涉及15个项目,包括8个生猪生产项目、3个产业融合项目。

为加快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茂名项目建设,确保各个项目及时投产,促进茂名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由生猪大市向生猪强市的转型步伐,茂名制定了发展路线图,推出了强有力的地方扶持政策。

从高州到化州,从信宜到电白,记者一路了解到,昔日养猪户市场不好赚钱难、散养户养殖污染治理难、疫病防控难等现象,开始冰消雪融。在高州,曾经的“调猪”现在变“调肉”,“生猪产区”转型升级为“肉食加工储区”,形成互补的产业链和合作模式;在信宜,粤信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不仅建有种猪和育肥猪场、肉类加工厂,现在还在销售环节自建了100多家门店;在化州,市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向屠宰下游延伸,布局建设“预制菜”生产基地等肉类加工项目。

几年来,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强力推动下,在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区项目平台的支撑下,各个县区的生猪核心发展区相继建起了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新型利益联结模式与机制,延伸了生猪产业链,补齐了猪肉加工落后短板。

让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4月初,记者在广东省生猪跨县集群产业园(茂名市)高州市禽畜屠宰冷链加工产业基地,实地探访到基地已经建成的大型物流广场、2.5万立方米冷库以及生猪家禽屠宰、冷链分割、肉食品深加工车间。这里已经开始部分投产运行,高大的厂房里摆放着先进的屠宰设施,员工们穿着工作服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机器。

该产业基地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基地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53亿元,是粤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畜禽肉类加工基地,设计年屠宰生猪120万头、家禽1000万羽,年产肉制品10万吨,冷链物流量每天300吨。基地严格按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企业和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的标准建设,配备有日处理污水2500吨、出水标准达IV类水的环保设施,年产值超10亿元。形成“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产销模式,产品直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核心城市,为未来大湾区猪肉供应夯实坚实基础。

上一篇:重点发展区域生猪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下一篇:智能化养猪技术现状与发展困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