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贺东升 - 小 + 大
1.5 饲养环境与管理 饲养环境对动物健康程度有直接影响,饲养环境恶劣或不达标会使动物的身体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甚至容易发生大规模疾病。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环境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严重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此外,饲养者的技术水平、饲养方法、饲养习惯,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养殖场的各种技术规程、操作程序、规章制度等都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过密化的养殖使成千上万的牲畜家禽被困在狭窄的围栏中,使其难以清洁和消毒。畜禽的“过度拥挤”生产,畜禽的疫苗接种和消毒不能顺利进行,还可能发生重大动物疾病。 2 对策 2.1 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把控 饲料是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饲喂动物前应对饲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若饲料中存在不合规的营养成分应立即停止投喂。此外,应开发无公害饲料,以提高动物的养殖效果和饲养安全管理。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把控,及时对已发生的饲料污染进行深入分析,总结饲养经验,使动物饲料达到质量要求,解决动物饲养过程中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选择配方科学、健康均衡的饲料,杜绝使用自配或来源不明的饲料。 2.2 积极应对动物疾病,及时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 在动物产品生产之前应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对已患病的动物应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单独治疗,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健康动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动物的检查,观察动物的生长状态,掌握动物的患病情况,采取提前隔离的方式对患病动物进行处理。通过单独治疗以及单独隔离的方式,降低病毒大面积传播的风险。 2.3 控制激素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兽药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激素和抗生素的用量必须得到严格控制。应结合动物饲养实际以及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特点,在激素和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做好前期的信息调研,掌握使用情况并制定使用计划,避免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超量情况而影响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保证激素和抗生素在使用后能在短期之内代谢出体外,不对动物机体造成影响。 兽药滥用问题已愈发严重,国家应针对兽药使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明确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和休药期,政府部门应早日完善兽药使用相关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各个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检测水平,增强对抗生素及兽药使用的把控。 2.4 定期检测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 动物饲养过程中药物残留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的重要因素,在食品生产前要对动物进行定期检测,重点检查动物体内是否存在药物残留。兽医工作者也应把握好药物代谢时间与商品动物出场时间上的关系,把握好药剂量和休药期。 2.5 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发展规模化饲养 饲养环境应做到环境污染小、活动空间充足、通风换气良好等,养殖场选址应远离工业工厂,避免工业废气中的有毒成分在动物体内积聚;饲料和水应保证符合饲养标准,不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和超量的激素等添加剂。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发展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解决动物饲养的环境问题,这是当前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情势依然严峻,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并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要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势必要从加大立法力度,统一监管体系,加强食品监测,提高国民意识,建立信息发布和风险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出发,全面、深入、长期地开展工作。简而言之,做好动物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建立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也需要养殖户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通过共同努力,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上一篇:生物安全漏洞是养殖失败的“祸根”
下一篇:畜牧业安全生产“九必须、九严禁”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