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生猪运输生物安全的“可为”与“不可为”

时间:2021-11-26    点击: 次    来源:猪译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编者按:本文介绍了传播概率、有效接触率等基本概念,强调并非接触频率越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就一定越大。介绍了生物安全计划实施的四个方面:风险评估、政策和指导方针、教育、基础设施。并谈到了运输生物安全计划包含四个组成部分:风险评估、车辆分开及隔离时间、清洗和消毒流程、装卸猪只流程(三段论)。以上运输生物安全的组成部分看似耗时耗力,增加了成本,但是从保护扩繁场和客户场不发病的角度来讲,这些投资必定物有所值。

一、简介

运输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不可或缺。在美国,每周运输猪只数量高达500多万头。运送这些猪只的车头、拖车和司机都可能感染传染性病原,如:蓝耳病毒、猪流行腹泻病毒、短螺旋菌属、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塞内卡病毒等。种猪群的运输尤为重要,主要原因有两个:
1、后备母猪和公猪会进入种猪群和公猪站,它们处在整个生产链条的顶端。
2、核心场和扩繁场通常是闭群的,没有猪只引入,且地处养殖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因此,污染的运输车辆会给这些农场带来风险,相对于农场感染的总风险来讲,这个风险占比是极大的。
二、传播
传播概率是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接触,传染性微生物成功地在两者间传播,并引发感染的可能性。感染源和易感个体之间需要有效的接触,用公式表示为:
有效接触率(β)是每个时间单位的接触总数(γ)和每次接触中被感染概率(ρ)的函数。因此,农场实际感染风险为多大,是由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每次在事件中病原感染猪只的可能性共同决定的。每次事件如(运输、人员/物料进场、饲喂、清除死亡猪只/粪便等)会将疾病引入猪群,引发感染。
例如,在一个母猪场,虽然每周断奶好几次,但如果断奶仔猪装载流程操作合理且持续性好,则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就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虽然淘汰母猪的频率较低,但如果车辆(车头后面拉着拖车)驾驶员去售猪点或屠宰场,则接触病原体的可能性更高,即使清洗消毒和装载猪只的流程和上个例子中类似,病原传播可能性还是会更大。
疾病传播可以通过传染性宿主和易感宿主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发生,例如鼻对鼻传播。疾病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在病原微生物仍具传染力时,生物或机械载体、空气、水、食物、设施、设备或被病原污染的人员与以上载体和易感宿主接触,会传播疾病。与猪流感病毒或支原体等更脆弱的病原体相比,圆环病毒2型或蛔虫等病原体在环境存活更久,感染易感猪的能力更强。通过清洗和消毒干燥,减少了易感猪只与被感染猪只污染的载体之间的接触。
三、风险管理
生物安全计划旨在确定和减轻传染性病原体传入猪群并传播开来的风险,它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配合:
1、风险评估:持续不断地、系统地寻找任何可能引入疾病的机会,借此机会对风险进行半量化衡量,稽核常规流程,确定投资优先级并对团队进行培训。
2、政策和指导方针:至关重要的是,用于制定并交流的生物安全方案,它的信息和开发工具应基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前后一致、实用性好、易于理解,完整性强。
3、教育:要促进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度和担当力,需要适当的培训和再培训。已有多个体系在每个农场或每个上下游生产链中都找出了一个团队生物安全的宣传冠军,这样有助于传播信息,保持团队参与度。
4、基础设施:养猪生产中需使用的所有设施设备(拖车、转猪通道),或可以减轻某些风险因素(空气过滤器,加热干燥系统)的设施设备,它们虽然是一项投资,但在疾病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适当地实施上面的三点,基础设施就成为了巨额的成本,而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投资回报。

上一篇: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2)

下一篇:野猪下山为患,14省份试点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