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1 点击: 次 来源:肉食界 作者:孙寒冰,余梦莹等 - 小 + 大
2.2 社会组织主导的农产品追溯体系 2015年10月1日修订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和食品加工企业对食品全程追溯制度的建立及追溯体系的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因而各种各样的追溯办法和制度纷纷出台。例如中国物码中心编制的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既为企业提供溯源信息的集中化管理,也为政府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为公众查询溯源信息提供便利。 2.3 企业主导建设的农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出于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的考虑,农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自主建设公司内部质量追溯体系或公共服务平台,但各地在追溯体系建立上的标准不统一、制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给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跨区域执法、联合执法及单件商品的历史数据存储与查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由政府负责主导、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建设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3 中国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对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有重大推动作用,对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农产品生产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农产品溯源历史基础薄弱,目前农产品溯源体系还处在研发推广阶段,尚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3.1 网络建设不到位,技术应用不成熟,难以在大范围内实现技术普及 目前普遍已知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胴体标签与编码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技术加持的确为消费者提供了信息查询的渠道,缓解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担忧,但可追溯技术在操作以及应用普及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RFID技术虽然可以对产品的相关属性随时跟踪、溯源和管理,但其无法保证追踪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且使用成本高;而二维码技术虽然效率高、成本低,但信息保密性差,且易被更改,公众判别不出食品检测报告的真伪;胴体标签与编码技术和虹膜识别技术则是技术含量高,难以普及。 3.2 可追溯系统的采购和运行成本高,企业使用意愿低,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泛滥,食品消费市场低迷,迫使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尝试采用农产品溯源体系让农产品“有迹可循”,提高消费者消费意愿,但是其成本也同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即使政府支持给予补贴,设备、技术、人力、物资的投入,再加上交易风险的增加,也使得这些企业采用该溯源的意愿降低。此外,企业之间也缺乏技术合作,没有利益机制驱动。同国外相比,国内居民对可追溯产品附加价格的支付愿意较低。整体来看,国外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的平均溢价支付水平在30%以上,而我国消费者只有在溢价水平低于10%时才会购买可追溯产品。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还是消费者本身来说,溯源系统的应用都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3 追溯信息易造假,消费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追溯系统技术本身还在研究开发当中,国内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保密机制。“生产有记录、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存在数据漏洞,信息无法得到公开,监管政策也还有待完善。 3.4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户信息化意识不强 农村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农民参与程度不高,限制了溯源系统的推广规模。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化水平整体较弱。农民知识水平有限,除个别农业大省有农业大户承包土地进行规模生产外,很多地区依然是小农户种植模式,技术规模化普及较困难。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