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猪无抗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时间:2021-11-0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执业兽医网    作者:陈双明,潘增强 - 小 + 大

1.1.3 药物配伍缺乏科学性,剂量使用不准确 当生猪因病原菌的混合感染而引起严重发病症状时,有的养殖户和技术员在治疗时,药物的配伍缺乏科学性,用药剂量上也不严谨,随意加大用量治疗或把治疗用药剂量当作预防剂量进行给药,当患病猪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立即停药,由于滥用药物,不考虑配伍禁忌或剂量,致使药物的副毒作用加大,引起患猪死亡。此外,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养殖成本,购买一些“三无”药品进行投喂,还有的养殖户或企业长期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进行用药治疗,不进行轮换给药治疗,致使用药后无效,这些都诱发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2 生猪养殖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1.2.1 耐药性问题产生,危害人类健康 众多实验表明,细菌以及一些寄生虫的耐药性具有遗传性,如果在生猪养殖中长期饲喂、过量滥用使病原菌和寄生虫的耐药性增强,且诱导更多的细菌体内产生抗性基因,这些耐药菌可在种内或种属之间进行转移传递,可能产生“超级细菌”。如果生猪在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没要遵循休药期就流入市场, 其体内的抗生素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如果人类长期摄入抗生素残留超标的肉类产品,就相当于长期在服用低剂量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1.2.2 抑制动物免疫,破坏生态环境 抗生素过量使用后,未能排出体外的残留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猪体内的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破坏了猪体内的免疫系统,致使免疫功能下降,降低了对疾病的抗感染能力。除此之外,猪体内未经吸收的抗生素可随粪便、尿液或分泌物被排除体外进入自然界,排除体外的抗生素残留可经挥发进入大气,也可进入土壤、水体中,当抗生素残留药物积聚水平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可通过食物链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生态多样性,降低环境的生态功能。

生猪养殖中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2.1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类型

2.1.1 酶制剂 酶制剂是一种安全系数高且无毒副作用的生物催化剂,来源于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可混入饲料中对猪进行投喂,其进入猪体内有助消化、抗菌抑菌、消除抗营养因子等作用。目前,应用于生猪饲用的酶制剂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助消化作用,仔猪消化能力较弱,无法消化饲料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酶制剂可以降解这些大分子,减少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另一类是降解饲料中猪难以消化的植酸、果胶等抗营养因子物质,提高动物对养分的利用率,减少抗营养因子物质对猪机体的毒副作用影响。在生猪养殖中常用的酶制剂有溶菌酶,主要作用是杀菌抑菌;葡萄糖氧化酶,主要作用为改善肠道机能,提高猪的免疫力以及提高消化率的内源性的蛋白酶、淀粉酶等都被广泛应用生产。

2.1.2 酸化剂 酸化剂是一类能提高饲料酸度的物质,常用的酸化剂主要有无机酸化剂和有机酸化剂,也包括一些脂肪酸及其盐类。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研究发现,酸化剂用于饲料添加的功能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酸化剂进入机体后会穿过病原体细胞膜,从而起到杀菌抑菌的效果;二是促进肠道和胃内的pH 值的平衡,减少仔猪消化道疾病发生;三是可以提高饲料中的养分消化,促进生猪增长;四是促进体内的血液流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岁疾病的抗感染能力。

2.1.3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组织,用于调节猪体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促进猪体肠道蠕动, 加快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内菌群结构等作用,从而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在生猪养殖中常用微生态机制主要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双歧杆菌等。众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猪养殖的各个阶段,在提高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减少猪群腹泻病的发生上有一定的效果。

2.1.4 抗菌肽制剂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多肽,其具有分子量低、热稳定、水溶性好和广谱抗菌等特点,其稳定性好,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性,在猪体内不易被蛋白酶水解。试验研究表明,抗菌肽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可改善猪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 提高抗体效价,减少发病率,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大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要点

下一篇:奶牛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的探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