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9 点击: 次 来源:抗非大家谈 作者:罗小锋 - 小 + 大
编者按:非洲猪瘟入侵我国后,倒逼生猪行业转型,也让我们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新冠肺炎持续蔓延暴露出的生物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疫情背景下,“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势在必行!在生猪生产领域,猪场生猪安全措施是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重要一环,生物安全意识已经被广大养殖户接受并且重视,但为何仍有猪场频频中招?本质是没有补齐短板!罗小锋分享的《猪场常见生物安全问题》,分析了部分猪场防非失败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经过一年多与非洲猪瘟的不懈抗争,养猪界的同行们总结了很多有效的防控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家逐渐形成共识: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生物安全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同样是做生物安全,为什么有的猪场能有效防控,有的猪场却不尽人意呢?下面对猪场常见的一些生物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生物安全目的理解偏差 生物安全不是要将所有病原杀死,也不可能100%杀死,生物安全目的是降低病原微生物传入导致机体发生感染的风险。 反观我们有些猪场在实际操作中,过分依赖消毒的作用。早、中、晚每天三次带猪消毒、环境道路每天泼烧碱、车辆也喷烧碱、蔬菜使用消毒剂浸泡,不仅无法抵御非洲猪瘟的侵袭,还发生过员工吃了消毒剂浸泡过的蔬菜而拉肚子的事件。这些消毒操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实效果并不一定好。每天带猪消毒3次增加了人员进猪舍的频率,病毒不一定被杀死还增加了把病毒带入的风险。 因此生物安全不仅仅是大量使用消毒药,物理隔离、不接触风险源和减少接触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物理隔离方面比如场区做实体围墙,生产区与风险区做隔断;人员、物资、引种有效隔离条件等;减少接触频率也是非常的重要,比如饲料和饮水,虽然带毒风险不高,但是由于猪只每天必须大量多次接触,只需极低的病毒含量就可能造成感染;不让风险因素靠近比使用消毒药更有效,例如,风险很大的车辆是不允许靠近生产区的;把厨房外迁,蔬菜经过高温加工成熟食再进入,风险大大降低。这些改变都不依赖于消毒药,效果却比消毒药更好! 二、各区域防线的界限不明确,设置的洗消点位置不对 各区域防线的界限不明确,设置的洗消点位置不对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大家对三层防线、层层设卡都知道,但是防线在哪儿、关卡在哪儿却不一定清楚,导致猪场每天都在发生交叉,或者重复进行处理。我们一般以生产区为核心由内向外设置三层防线(图1):进生产区为第三道防线,进生活区是第二道防线,进场外隔离区为第一道防线。越靠近生产区生物安全等级越高,这也是净脏区划分的原则,靠近猪只的一侧是净区,相对较远的一侧是脏区。 对防线和区域之间的活动有以下要求:
图1 三级防护规划和各设施布局图 |
下一篇: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