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养猪信息网&畜牧思维专访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邓衔柏老师。本次访谈,邓老师对非瘟疫情发生和防控的深层次因素进行了剖析。 以下为访谈整理稿。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邓衔柏老师邓衔柏:防不住非洲猪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非洲猪瘟是一场我国前所未有的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 我们在痛心之余,也不禁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猪场在非洲猪瘟下如此不堪一击? 恐怕有人会说,这是因为非洲猪瘟是世界头号猪病,近百年来整个国际上都拿它没有任何办法。 不可否认,非洲猪瘟的确是世界性难题,因为这个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实际上每当有一个新的疾病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都是非常惨重的,例如在非洲猪瘟之前的猪伪狂犬、猪蓝耳病等等,所以我国养猪业的脆弱显然不能完全归咎于非洲猪瘟的问题。 从过去的养猪过程中可以看到,我们一直在以一种“应付式”的思维理念去防控疾病,比如遇到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疾病,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使用药物来治疗或疫苗来预防。除了依赖二者之外,却很少从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乃至人与猪之间的交往方面去思考疾病的防控。 在这种思维理念下,突然面对非洲猪瘟这类无药物和疫苗可用的疾病,我们自然是难以应对。 非洲猪瘟的到来,暴露了我们过去对疾病防控认识的不足,突显了我们养猪思维理念的落后和整个行业系统的不完善,这也是多数猪场防不住非洲猪瘟根本原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猪业开始搞规模化生产,并广泛采用国外的养猪方式。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引入了欧洲和北美的种猪、营养标准、疾病防控模式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照搬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最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即养猪的思维理念,或者是,学到了却到没有很好执行。 如今,我们养猪的思维理念还是习惯于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最大化。拿猪场的生物安全来说,从去年8月份发病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养殖户也愿意花钱做消毒工作,但往往谈到更多具体措施的时候,就觉得太难了、太复杂了,而不愿意去做。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因为他们只寄希望于消毒能立竿见影,却没有考虑到生物安全是一项长久的设计和制度,这与指望疫苗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这样的思维理念还体现在:为了控制疾病,过度追捧疫苗和使用兽药;为了节省栏舍,高密度饲养;在育种时优先考虑生长速度,甚至有可能在育种上忽略抗病力;在饲料营养方面,以提升料肉比为主等等。诸如此类,也许让我们短期内获得了收益,但也埋下了重大隐患。 因此,在经历这次教训后,我国养猪行业的转变势在必行,其中最不能忽略的便是思维理念的转变。否则,可能若干年后再出现一个新的疾病,我们还会重蹈覆辙。 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维理念去养猪? 简单来说,要在追求经济利益与满足猪的真实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可长远发展的平衡点。 什么是猪的真实需求?其实就是猪本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过去我们总是按照人的习惯来考虑猪,反而给猪的生存造成了很多人为干扰,给猪带来了较大的应激,导致猪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例如过去我们常说把猪当做孩子来看待,这是我们养猪过程中的一个误区。 因此,我们转变思维,应该从了解猪的真实需求开始,在这方面,业内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研究,养殖户可多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只有通过满足猪的真实需求,让猪群持续的保持健康,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和发展。包括我们怎么养好猪?生物安全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也可以从猪的真实需求里面去寻找,并以此形成属于自己养猪的思维理念,才不会人云亦云,只能生搬硬套。 思维理念主导着人的行为,是影响我们的养猪生产的根本。在非洲猪瘟下,如果没有好的思维理念作为支撑,再好的药物、疫苗、场地、设备,也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猪场做了生物安全,却仍然中招的原因。同时,当前不少养殖户都在进行复养或准备复养,然而总体成功率并不乐观,对于这种情况,养殖户不能再走回老路,应该先转变思维理念。 当然,转变思维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非洲猪瘟下,整个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思维理念,尤其是以下几个群体: 一、猪场:要认识到自身是主体,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起着主导作用,不能过度依赖政府,以及埋怨政府; 二、政府:要更多考虑如何去引导猪场做好防控工作和减少大环境中病毒载量,不应该采取大包大揽的保姆式方式; 三、养猪协会:要认识到自身承上启下的作用,积极对政策理念、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联合各方资源,以更好的为行业服务。 四、厂家:要认识到自身职责和担当,应为养殖户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产品,与养殖户形成命运共同体,而不能为了销量进行夸大和虚假的宣传,坑骗养殖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