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如何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时间:2019-02-02    点击: 次    来源:《养猪》杂志    作者:李玉杰 - 小 + 大

6、车辆管理

实行分区、分类管理。主要措施就是洗车、干燥、消毒等。生物安全是一个概率问题,因此要尽量减少各类车辆外出或来场的次数。实行生物安全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车不合格坚决不让进场。

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接触传播。因此,运猪车是猪场生物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是重点管理的对象。所有运猪车辆先到洗消中心洗车、消毒,检查合格后才能到二次转运台装猪,未经此流程的车辆一律不接待。洗车要彻底,车厢、厢板、驾驶室、车顶、车底、轮胎及挡泥板等等,车内及驾驶室不能有杂物。

7、消毒管理

消毒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为保证消毒效果和提高劳动效率,场区要配备性能良好的消毒设施、设备:门岗设有人员智能雾化消毒通道、车辆自动喷雾消毒通道和消毒池;物资库房安装有定时臭氧发生器;兽医室等安装有紫外线灯;场区大环境消毒配有喷洒消毒机动车;猪舍内装有中央清洗系统或高压冲洗机;每个单元门口放一个脚踏盆等等。消毒设备各区专用。

制定规范的消毒制度,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场区大环境根据预警等级调整消毒频次,每周至少 2-3 次;场区主要路口等区域铺洒生石灰;空舍消毒按以下步骤进行:清理、浸泡、冲洗、消毒、风干,必要时可增加消毒的次数或熏蒸消毒。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记录清晰,有据可查,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选用 2—3%火碱液、卫可﹑百胜 30、三氯异氰脲酸烟熏剂等或其他消毒液,定期更换,统筹考虑性价比。

8、免疫与抵抗力

接种疫苗使猪群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获得保护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讲,规模化猪场除国家强制免疫的口蹄疫以外,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是需要重点防控的疫病,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疫苗要选择大品牌、口碑良好、安全性有保障、性价比合理的疫苗厂家,一味地追求便宜或非进口不用都不是理智的选择。尤其是蓝耳病疫苗的选择或者更换更要慎之又慎。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进行血清学检测,评价免疫效果;定期进行病原筛查或针对性的监测。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在实际生产中,要树立“养防为主、治疗为辅”理念,注重日常的饲养管理,环境舒适、通风良好(空气过滤系统)、密度适宜、营养全面,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中药提取物、微生态产品等,努力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良好的免疫效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上[9]。猪群发生疾病时,要准确诊断,及时隔离治疗,没有价值的猪只果断淘汰。

9、舍内管理

生产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饲养人员经更衣、洗澡,穿生产区专用工作服和水靴进入猪舍。严禁不洗澡或穿个人衣物进入生产区;严禁携带除手机以外的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工作服定期高温清洗,保持干净整洁,靴子天天刷洗,定点摆放。管理人员巡舍巡场要遵循安全等级原则:公猪站→繁殖区→生长育肥区;同类舍:按日龄由小→大或健康→疾病。

实行批次化(节律)生产,实现全进全出,切断疾病在批次间的传播。各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批次节律,最好与母猪的生理周期(约 21 天)相结合,便于日常管理,一般以单周批、三周批为常见。

展示厅、出猪室及装猪台是生产区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通路,是高风险区域,需要重点管理。净区和脏区界限清晰,生产区人员只能在净区,不能进入脏区;猪只严格遵守单向流动原则,即已进入装猪台的猪只绝对禁止返回猪舍。

上一篇:非瘟大敌当前,猪场从那几点务实狙击尝试?

下一篇: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安全生产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