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开放环境下我国肉类产业发展趋势

时间:2017-04-1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中国肉类协会 - 小 + 大

  四、是绿色发展还是破坏性创新?
  在中国猪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新”。一种是提高性创新,即不断探索向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另一种是破坏性创新,即不断利用技术进步,从薄弱环节入手,违法生产销售不利于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劣质猪肉产品,例如添加“瘦肉精”、注水、注胶等。从猪产业的特性看,世界各国的共识是走提高性创新的道路,追求更高品质,实现绿色发展。
  所谓“绿色发展”,包含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生态足迹已经达到生态承载力的2.2倍。也就是说,我们需要2.2倍的现有国土面积才能养活13.7亿人口。现在我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约为世界水平的3.3倍。我国每年还要出栏7亿多头生猪,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如果不能使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的承载能力和涵容能力相符合,那么这种发展将难以持续。
  “十二五”期间,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肉食企业,按照国家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部署,在北美、南美、澳新等地收购了一些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开始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增加质优价廉的肉食供应,调节市场供求,而且有利于优化全球肉类产业布局,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肉类的生产和贸易,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肯定。“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五、是协调发展还是内战内耗?
  在本次论战中,有人提出对双汇集团经营进口猪肉进行抵制,通过微信号召全国畜牧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不吃双汇的猪肉,不给双汇集团提供生猪。这显然是少数人的想法,与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猪产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之间不够协调,未形成合力。猪肉市场紧缺时,屠宰厂争抢猪源,养殖者抬级抬价,希望增加收入;猪肉市场过剩时,养殖者急于出栏,屠宰厂压级压价,希望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这是长期以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供求波动很大的重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猪肉产品品质提升缺乏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保障,消费者满意度不高。进入“十三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我国猪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看,要提高猪肉产品的供给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生猪养殖、屠宰、经营等各环节之间、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猪产业的发展涉及城乡、区域、一二三产业之间等诸多重大关系。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如果在产业供应链中内战、内耗,最终只能是削弱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发起内战内耗者,从来都是不得人心的。
        六、坚持共建共享,保障改善民生。
        我们是在更高层次开放的环境下从事肉类产业发展工作的。我们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猪产业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就猪产业而言,强调坚持共建共享,不仅包括生猪养殖者,屠宰加工者、猪肉经营者,更重要的是为了广大消费者。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品质更好的猪肉产品,是猪产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供应方,只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增收盈利。那是社会对劳动者努力的回报。现在一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已经超过了普通收入阶层的消费支付能力,开始影响到国内猪肉产品的销售。与此同时,在高猪价的刺激下,人们又开始增加对养猪业的投入,新一轮的“猪周期”又在孕育中了。如果按照过去的常态估算,2020年大概又到了“猪周期”的谷底,那将是一个相当惨淡的时期。因此,猪产业链的建设,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就肉类产业而言,只有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市场认可了,企业才能盈利,才能生存发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我们要实现肉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靠排斥进口肉,更不能搞内耗,而是要学会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上一篇:养殖全程禁用药物清单

下一篇:把控鸡蛋安全的七大关键节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