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猪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和稳定,有益菌和致病菌在肠道内保持一定比例,以利于维持或促进肠道的正常消化与吸收。健康情况下,有益菌定殖于肠道粘膜上保护肠粘膜阻止其它病原菌的危害。但当处于应激状态如断奶转群、饲料突变、环境温度、卫生等的影响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这种菌群动态平衡被打破,可能造成有害菌大量增殖,有益菌减少,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猪只肠道固有菌群对其生长发育、营养、免疫和抗感染等方面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常的肠道菌群的主要作用:一是对外来细菌具有定植、抗力的生物拮抗作用;二是产生消化酶、维生素和抗生素类物质;三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四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一、常在菌与病菌的相互作用 1、常在菌对病菌的拮抗作用 某些肠道常在菌的定植能阻碍诸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多种疾病的附着,并将其从肠道中排除出去。我们可以通过维系和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形成对抗病菌感染及减轻对生长抑制作用的内部屏障。通常肠道乳酸杆菌占有一定优势有助于肠道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胃肠道酸度,减少病菌数量,来增强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能力,强化其主导地位。 2、病菌对常在菌的拮抗作用 如猪在应激状态、病理状态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常在菌群可受到抑制,甚至被大量杀灭,有害菌将乘虚而入,大量繁殖,造成疫病,特别是仔猪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仔猪断奶转群、饲料突变等应激状态下,应及时采取补充益生菌,以扶正祛邪,维系正常肠道微生物菌群,防止病菌大量繁殖。 二、常在菌与病菌对机体的影响 1、常在菌的影响 常在菌可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能力。正常菌群与机体密切接触,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对机体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和生物拮抗作用。如可合成维生素、蛋白质,补充动物营养,可生成各种有机酸,抑制病菌增殖,减少有害物质生成,利于肠道内环境稳定;有益菌群可形成生物屏障,产生抗菌物质、抗体和非特异免疫因子,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利生长发育。 2、病菌的影响 有害菌生成的有毒物质,能破坏肠道内环境,抑制机体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效率和机体健康水平。如氨的生成量增加,一方面可增加肠粘膜重量,改变肠粘膜细胞的核酸合成,加快细胞老化。另一方面,氨在肝脏内解毒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氨的生成量增加是由于猪处于应激状态和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有害菌的存在,导致肠粘膜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生成和老化速度加快,肠粘膜变厚。增厚的肠粘膜其吸收功能大大下降。 3、腹泻与肠道及菌群的关系 腹泻与肠道及菌群异常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有害菌异常繁殖,有害物质生成量和浓度增加,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水和营养物质吸收不充分而出现腹泻。造成有害菌异常繁殖的原因除前面叙述的猪群应激、病理状态、饲料突变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外,饲养管理不善也是重要诱因。如消毒不严、卫生差、猪食入病菌量大增,喂料过量时,未经消化的饲料可直接进入肠道造成有害菌繁殖异常,发生消化不良及至腹泻。 猪只腹泻也导致肠道菌群异常。肠蠕动加快、分泌异常,可很快出现腹泻,使肠道有害菌异常繁殖。如饲料霉变、含有毒物质、饲料突变等可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发生腹泻;外来病原菌所致肠道感染,病毒性、寄生虫性腹泻和大肠杆菌所产肠毒素等都可直接导致腹泻,进而使肠道菌群异常。另外,猪只全身性感染导致生理机能异常,也可引起腹泻和肠道菌群异常。腹泻猪的空肠、直肠中,大肠杆菌增加,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下降。猪的腹泻与肠道菌群异常往往是相互促进,既是病因,又是后果,导致腹泻更加严重,肠道有害菌异常繁殖,机体免疫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