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2-1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近几年来,伴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疫病发生和流行也越趋复杂化,某些病毒病、细菌病的流行,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控制猪群的疫病发生已经成为养殖户最为担忧的问题。对于养猪的成败,疾病因素已远远高于饲养成本的高低和生猪市场行情的好坏。因此大多数养殖场(户)在疫病控制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有预防用药多,投资大,疫情有防不止的现象。笔者调查发现,疫病防控失败的现象,主要发生于从社会散养户中购买仔猪然后集中育肥的猪场,分析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防控失败的主要原因 1.1场址选择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防疫条件 主要表现在:(1)没有远离村庄和公路。有的在自家废弃的旧房和庭院里搭建猪舍,粪便和污水处理困难,人的居住环境和猪舍混杂。(2)养殖小区内不同畜主的猪舍无消毒隔离带,甚至一墙之隔,粪便、污水相通。 1.2.设备简陋,环境恶劣 由于育肥猪场大多根据市场行情阶段性饲养,因此设施建设常因陋就简,通风、保温、饲喂和饮水方式均不能配套,有的猪场甚至连饮水器的压力也不能达到正常要求,使猪长期处于缺水状态。这样生活在空气污浊、潮湿、或阴冷、或闷热的恶劣环境中,体质虚弱,很难谈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3新进猪苗无隔离观察的空间和时间 有些猪场短时间成批购进,由于其来源不同,生长状况、免疫状况、健康状况也多有所异,难免购进潜伏期或发病期的猪只,但受猪舍条件所限,无法进行隔离观察。这样,少数或个别病猪就成为病源,导致疫病在猪场中传播、漫延。 1.4滥用药物和忽视猪群的应激反应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1)滥用药物导致的免疫抑制:仔猪进场后,多数畜主迫不及待地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细菌、抗病毒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等,而且存在着盲目加大剂量、不按药物的疗程、随意对药物进行配伍等问题,这类药物对B淋巴细胞的增值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在免疫前后不规范地使用这些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致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免疫效果。(2)应激反应造成的免疫抑制:仔猪进场初期所经受的交易、运输、环境变换、饲料变化等方面的应激是非常大的,猪只在应激条件下,可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从而引起免疫失败。部分养猪户为了方便,在仔猪购入的同时随即进行免疫接种,更是不适宜的。 2 改进措施 以上问题,并非在同一个猪场同时存在,但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疫病防控失败,都应当认真对待。 2.1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防疫条件 疫病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场址首先要具备防疫条件,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路子,才能降低养殖风险,取得好的效益。 2.2实行全进全出,预防交叉感染 规模猪场要建立隔离观察饲养圈舍,分批引进的猪苗要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然后集中饲养。 2.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自身健康 对新购进的猪苗要在饲料和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葡萄糖和抗应激药物,供给足够的饮水,为猪创造温暖、干燥、通风、清洁的饲养环境,只有保证猪群的健康体质,才能有效抵抗疾病的侵袭。中医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感”就是这个道理。 2.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制度 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猪瘟、蓝耳(高热病)、圆环病毒、口蹄疫、伪狂犬等病毒病的免疫程序。免疫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避免应激、药物以及疫苗与疫苗之间可能会产生的干扰作用,确保免疫效果。另外,要针对猪场可能会存在的气喘病、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侧重的使用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一些中草药制剂,达到控制猪场疫病发生的目的。 |
上一篇:营养学动物发病机理
下一篇:母猪踩压致新生仔猪死亡原因浅析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