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现代化肉鸡养殖的生产与实践

时间:2011-01-02    点击: 次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4.5对建立检测室认识不足,不愿投资。一些鸡场检测室只进行抗体检测,通过抗体水平来判断免疫效果,起到一定作用,但太单一。有的鸡场检测室局限于药敏和抗体检测,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能进行病原检查、不能及时了解疫情,不能及时对鸡病做出准确判断,多送交有关检测中心和院校,常常延误时机。对药品缺乏检测手段,当前兽药市场乱,品种多、商品名多、成分多,难以控制质量,很难掌握其中所含的成分,药残难以避免,质量难以控制。有的没有检测室,更谈不上疫病监测。
  2.4.6有的鸡场在防疫上“重治轻防,重防轻养,养防治本末倒置”,忽视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良的管理恰恰是鸡病发生的诱因,或成为致病原因。如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氨气过多;高温高湿;饲料霉变;水质污染;供水不足等,既是诱因又是致病因素。尤其小鸡场、散养户更突出,常把用药作为主要防治措施。
  2.4.7鸡场普遍存在不能科学用药的现象
  表现:①不做药敏试验盲目用药;即使做也是用标准菌株和商品药敏纸,起不到指导作用,与本场分离株相差很远;②连续用药,损害了有益菌群,增加了成本;③多种药混用,产生不良反应,不懂配伍禁忌;④用量越来越大,易产生耐药性和毒性;⑤休药期用药,易发生药残;⑥消毒不全面、不彻底,效果也从不捡查,带有极大盲目性。
  2.4.8养鸡企业发展极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一,生产效率低,生产水平低,与国际上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从生产水平和效率比较是:传统养鸡1人养2~3千只;半机械化养鸡1~2万只;机械化、自动化养鸡5~10万只。
  3 现代化鸡场如何养好肉鸡
  养鸡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结先进的标准化鸡场的经验,依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肉鸡的特性,要养好肉鸡必须从员工队伍、鸡场建设、养殖生产、疾病防治等多方面齐抓共管。
  在肉鸡养殖生产和疫病防治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按肉鸡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三分治七分养
  饲养是重点管理,任何时候要抓好。具体措施如下:
  3.1.1选择健康、高品质的雏鸡苗 实践证明,鸡雏是养好鸡的基础。为实现肉鸡最大的遗传性能,雏鸡的质量是关键。
  3.1.2保证饲料优质全价、无霉菌、无药残;保证鸡在不同日期有足够的饲喂量
  肉仔鸡为快大型,生长快,成熟早,对营养需求高。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和足够的饲料就保证不了其生长的需要。为保证饲料质量,最理想的是自产饲料。外购也需供应优质全价料,尤其不含霉菌毒素的饲料。
  3.1.3供应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水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24小时不断水;水温不要低于10℃;保证水的质量,每周对水进行微生物捡查,如微生物超标应进行水的消毒和水线处理,提倡用酸制剂来控制水中微生物;不要长期用消毒剂饮水,这样会影响消化功能;乳头不要堵塞,少用含糖药物;料水比1∶1.6~1.8,炎热天可达1∶3~6,每天观察耗水量,如饮水少要查明原因(鸡病、饲料、水质等),及时纠正,否则影响采食和增重,缺水会脱水,影响代谢,不增重,甚至发病。
  3.1.4按肉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控制好环境因素
  (1)合理的密度
  合理的密度有利于生长发育,保证提供鸡的活动、休息、采食和饮水的位置。密度过大将降低生长速度、成活率、垫料质量和胴体质量。
  一般要求:密度(按实际占有面积,以出鸡计)≤30千克/米2 ;养大鸡46天(≥2.5千克)≤13只/米2 ;养小鸡35天(≥1.8千克)≤18只/米2为宜 。
  高温季宜小,低温季可加,但必须保证采食和饮水位充足。实践证明密度低比密度高好。
  (2)控制好舍内温度
  温度与肉鸡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温度要求如下:
  ①育雏温度(鸡背高温度)第一周为33℃~35℃,以后每周降3℃,至35日的21℃止,35日后,变动范围在19℃~24℃,如每天高温2~4小时都会降低生长率,22℃~24℃是肉鸡实现最佳生产性能温度;
  ②舍内温度应稳定均匀,不忽高忽低,上下温差应小于3℃。舍内漏风会使温度不均,鸡群常聚堆,甚至产生冷应激,诱发鸡病;
  ③看鸡施温,以鸡群分布决定,不要只看温度计;④舍内温度过低,使料肉比提高,生长慢,均匀度也差,而且极易发生冷应激,诱发IB的发生;⑤舍内温度过高,如在标准温度上增加3℃,生长率可降0.9%,饲料转化率可减2.1%,公鸡受害大于母鸡。育肥期高温(>30℃)会中暑,要防热应激。
  (3)合适的湿度
  湿度对鸡生长发育有关。雏鸡生长日龄不同,对湿度要求不一。
  湿度的控制要求:育雏1~3天空气湿度控制在70%,有利于保持体热,防止体热散发。低于50%会脱水,均匀度差,影响生长。入雏前可先加湿达70%后再进鸡。否则难以达到理想湿度。湿度低于50%应加湿,可采用加湿器和喷雾器加湿,以舍内见不到灰尘飞扬为准。肉鸡 4~14天,不低于60%~65%;肉鸡 15~28天,不低于55%~60%;肉鸡在35天以后应在 50%~55%。湿度过大(>70%)会导致散热困难,加大呼吸引起肺炎,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尤其气原性大肠杆菌难控制。
  此外,湿度与温度、通风密切相关,要注意协调。
  (4) 控制好鸡舍内的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氧的供应以利于新陈代谢;排出有害气体,灰尘;排出湿气降低湿度;调节舍内温度。
  通风是养好鸡的关键。尤其在肉鸡饲养的后期(5周后)通风更重要,因舍内累积的鸡粪产生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中浮游的尘埃和二氧化碳等愈来愈多。氨大于30毫克/米3,二氧化碳大于0.3%,硫化氢大于10毫克/米3都有害。原因是肉鸡后期体重大、采食量大、排泄量也大。

上一篇:土鸡的开放养殖的技术要点

下一篇:“6321”养猪技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