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2023年度肉牛产业发展报告

时间:2024-02-26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牛肉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牛业观察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尽管技术上快速发展,但我国育种基础工作仍然薄弱,重要经济形状特别是饲料转化效率的选择亟待加强,引进品种本土化选育效率不高,培育品种持续选育力度不够,联合育种机制不完善,地方品种优良特性挖掘利用不足等制约肉牛种业发展的问题仍需着力解决。为推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兽医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等挑战,生物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在加速肉牛改良进程中作用初现。

活牛与牛肉价格下跌,牛与饲草料跨区域运输推高了生产成本,使传统的玉米-豆粕-全株青贮的日粮模式发生多元化变化,本地化低成本饲草料得到高度重视,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本地粗饲料加工企业。粗饲料加工利用技术逐渐向绿色高效的综合技术发展。饲养技术向节本、提质、增效和多元化发展。利用棉籽粕、菜籽粕、DDGS、尿素等原料通过同类替代、组合增效进行豆粕减量替代的技术得以推广,尤其是包被尿素等团体标准的制定推动非蛋白氮规范使用。

着力推进饲料与养殖生产的低成本化将成为必然。在生产技术上进一步按照品种和生产目的确定营养供应方案。人工智能与智慧牧场应用扩大,逐渐向精准盈利方向发展。高原牧区牦牛的季节性舍饲错峰出栏和低海拔农区牦牛高效育肥模式继续扩大。地方黄牛的独特适应力和产肉品质进一步受到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认可。

2023年我国报告发生4次由O/Ind-2001毒株引起疫情,均与动物调运有关。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及犊牛腹泻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疫病。牛病防控新产品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牛多杀性巴氏杆菌A、B二价灭活疫苗、布鲁氏菌病活疫苗(BA0711株)获新兽药注册证书(三类);牛用山羊痘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AV41株)通过应急评价,应用于市场。牛支原体活疫苗已送复核检验,牛支原体ELISA试剂盒通过注册复核检验。2024年,肉牛疫病控制技术将进一步在预防、群体用药和安全长效上实现创新性发展。利用基因缺失、亚单位重叠、mRNA和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有望研发出新型高效广谱性疫苗,实现疾病早期预警和精准快速诊断,提高疾病防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临床对如过瘤胃给药、靶向、广谱长效药物等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旺盛。传统兽药(中兽药、藏药、蒙药等)在防治牛病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肉牛牦牛标准化、机械化养殖在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行业机械化养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牛场对配套养殖工艺和养殖设施设备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饲料营养、工艺装备、设施环控等多学科领域、多方位技术协同发展,在不同规模层面推动肉牛牦牛养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牛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方面,国内外技术研发仍以能源化、资源化利用为主,同时关注新污染物的潜在环境与健康风险。2024年,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低成本绿色高效养殖将是行业技术应用发展的主导方向。标准化牛场建设及养殖技术工艺、饲草料多样化高效收贮机械、高效精准饲喂装备、肉牛场精准环控系统、粪污收集处理机械等将持续发展和应用,同时将着重强化肉牛牦牛养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研究,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研发力度。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2023年肉牛产业遇到了短期的蓄积性供大于求的问题,活牛与牛肉价格异常下降使大部分经营主体亏损。

构建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效持续联合育种机制创新,促进实质性联合育种是中国引领肉牛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行动。

生产成本是影响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养殖效率和差异化生产技术水平为重点。持续推进本地化饲草料的专业化高效开发和豆粕减量替代,推广适度规模场的种养循环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养殖模式。

口蹄疫、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仍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重要牛病净化场建设和区域净化的步伐是大势所趋。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犊牛腹泻、梭菌病等重要常见病防控产品依然短缺。加大对重要疫病净化和新技术和新产品创制,集成生物安全和综合防控措施,是提高我国牛病防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保障。

农区和牧区的母牛养殖户与带有屠宰销售的适度规模育肥牛企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明显优于规模繁育场和规模育肥场。

长期以来,在发展城市化的大前提之下,热鲜牛肉等需求正在兴起。“中国式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既应关注冷鲜牛肉,更要重点关注热、凉鲜牛肉与其预制菜品。

减弱进口牛肉直接利用国内牛肉分销渠道,加大对差异化发展、热鲜肉获得为目标的经营模式;构建北牛南运新模式,完善异地供牛与屠宰加工地适配的税收政策;研制本地养牛本地消费政策、打造旨在区别于进口牛肉的“中国热链”;建立母牛养殖扶持基金和财政补贴机制,保障母牛养殖者的合理收益,巩固和扩大母牛群体,确保产业发展基础不动摇。

上一篇:河北省“十四五”肉羊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下一篇:2023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回顾与2024年展望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