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中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考

时间:2013-05-2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天种公司 - 小 + 大

     二、中国养猪业大而不强的现象与分析
    当前养猪价格低迷原因
    1、猪源过剩,全国母猪存栏规模5,000万头?
    2、消费信心不足?黄浦江死猪事件?食品安全问题?
    3、屠宰加工企业的打压与折腾?
    4、进口和走私猪肉及其副产品过多(国外猪肉成本低)?
    5、中国猪肉及其肉制品出口量低,缺乏竞争力?
    6、中国养猪成本高、效率低?
    (一)生猪养殖结构及种源
    (1)种源的误区---受制于国外种猪,没有进行本土化选育,导致适应性差、死亡率高,生产效率低。
    (2)地理集中度不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养殖规模不经济引起技术及管理落后。
    (4)面临很高的市场风险。
    (5)面临较高的疫情风险。
    (6)自动化与标准化水平整体较低。
    (7)生产结构不太合理。
    种源的误区---受制于国外种猪,没有进行本土化选育,导致适应性差、死亡率高,生产效率低。

    *2000-2007年,年平均进口量约2,100多头;
    *2008年,据海关统计我国从国外进口种猪1.2万头,主要有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等品种,美国最多,其次是加拿大,而欧洲的英国和丹麦1,000头以下;
    *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明显回落,据农业部统计全年审批进口种猪量为2,200头;
    *2010年进口种猪3,568头,同比略增长;
    *2011年中国海关统计种猪进口755,137kg,比2010年增长198.74%,统计约为11,621头;
    *2012年猪e网调查研究共种猪引进18,145头; 
    引种带来种猪“不好养”
    我国生产母猪每头出栏肥猪头数是降低的,2005年是年出栏16头猪,而2012年是14头左右。
    武汉天种公司2012年初对全国的1,000多个猪场和养殖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结论是:近十年来“猪不好养”,主要表现在适应性差、受胎率低、死亡率高三个方面。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近十年来大规模的盲目引进国外种猪而没有强化本土化选育;二是近十年来在选育方向上片面地追求增重速度和瘦肉率而忽略了种猪的适应性、抗病性、肉质及繁殖性能的选育。
    “不好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本土化选育
    150年来,中国的养殖历史告诉我们,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是错误的。近三十年来,在种猪引进和选育上全盘西化也是错误的,现在国内很多有钱的机构建猪场,大量引进国外的种猪、设备、技术、管理与人才,但他们的生产经营成绩大多数不如国内的老猪场,什么原因呢?
    因为国外的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环境不可能引进,这些新引进的种猪在5-8代内很难适应中国的环境。同样把中国的种猪引到美国、西欧,也很可能养不好,中国的种猪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国外的气候、土壤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猪。
    养殖规模不经济引起技术及管理落后
    中国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养殖规模的影响和资金、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限制,还属于粗犷式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
    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凝聚力、号召力与引导力有限。

上一篇:生猪市场重新洗牌绿色有机黑猪独领风骚

下一篇:促进生猪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思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