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1-10-1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6.ELISA: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7.血凝血凝抑制试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下处理3h后,可具有血凝活性,并且这一活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利用该特性,可用于鉴定IBV的血清学方法包括病毒中和试验(VN)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等。有些实验室建立了鉴定IBV毒株或监测抗体水平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但由于IBV的血清型很多,而对大多数实验室来讲很难制备或获得全套的型特异性标准阳性血清。而且该方法目前尚缺乏规范标准。因此,目前主要通过血清学方法判断分离物中是否含有IBV。

8.分子生物学试验 RT-PCR:一般根据IBV基因组RNA的保守区段(如3’末端)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ested PCR)扩增特异的基因片段。这个方法灵敏、快速、特异,能够较好地避免IBV血清型众多所造成的不便。因此已被许多实验室接受并投入临床样本检测。另外,也有通过核酸探针进行诊断的报道,但其操作不如RT酸指纹图谱。Collisson等(1990)利用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工感染鸡体内的IBV。刘苹、王红宁等(1997)用地高辛标记IBV标准强毒株M41 S1基因作为探针,检测IBV病毒的RNA提取物,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六、鉴别诊断

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初期,要注意与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性气囊炎、雏鸡曲霉菌病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相区别。从临床表现上来看,新城疫和禽流感的病情往往比本病严重,雏鸡常可见到神经症状及内脏组织的出血和坏死。传染性喉气管炎很少发生于幼雏,且患鸡的呼吸道症状较重,常咳出黄色或血样黏液,气管、喉头黏膜出血和坏死严重,同时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会出现合胞体和核内包涵体。慢性呼吸道病的特点是传播慢,病程长,气囊增厚并有大量干酪样物附着。其他疾病也都有各自独特的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当然,最可靠的还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加以鉴别。

七、疫苗研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多且交叉保护力弱。单一疫苗只能对同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而对异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只能提供部分保护或根本不保护。如果盲目地引进外地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有可能对本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保护作用,也可能完全得不到保护,反而给当地增添了新的病毒株。所以用疫苗前必须掌握当地疾病流行的病毒血清型,并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抗原性一致的疫苗品系,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免疫预防目的。如使用预防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H120和H52,防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极差或无效。当某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出现新血清型,该血清型毒株在该地区已普遍流行,且现已使用的血清型疫苗确实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时,应考虑采用新的疫苗。对变异株所引起的传支多采用当地分离病毒株制备多价灭活苗、灭活油苗,进行免疫。

上一篇:猪病混合感染的病因及防控策略

下一篇:我国牛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