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我国牛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1-10-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因易传染,且能通过奶制品传染给人和犊牛,危害严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的特点是组织器官形成结节状肉芽肿、消瘦、体重减轻等。本病最早由Villemin在1865年用兔证明牛的珍珠病相当于人的结核病,Koch在1882年发现牛的结核病的病原。美国于1917年首次出现牛结核病,并及时提出根除计划,墨西哥、西班牙等国家均有该病的报导,我国的黄牛、水牛、猪及野生鹿、鸡等也有报导,1996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还确定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目前北欧的丹麦、比利时、德国等国基本消灭了牛结核病,英国、法国处于控制状态,而西班牙的牛结核病感染率为10%。我国结核病的研究比较滞后,虽然政府加大防疫监管力度,但近年来奶牛结核病还时有发生,如2003年广东发生奶牛结核病,引起多方关注,还一度引发市民恐慌。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牛结核病的研究。现将对近年来我国牛结核病的研究作一简单论述。
    1、病原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根据其致病性可分为人型、牛型、禽型和鼠型四种。其中以牛型对牛的致病性最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细长稍弯的杆菌,长2-7μm,宽约0.5μm。需氧,不运动,无芽胞、荚膜或鞭毛。菌体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其余部分有很多小的颗粒和小空泡,革兰氏染色弱阳性,单个或呈链排列,在生长初期有丝状、卵圆形、球状、双球状等多种形态改变,抗酸染色性亦受菌龄、营养与药物等影响而减弱或转为阴性。
    刘思国认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消毒剂如5%的石碳酸、4%的NaOH和3%的福尔马林均敏感;对湿热抵抗力弱,60℃30min即失去活性。但结核分枝杆菌因富含类脂和蜡脂,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不会轻易被扑灭,3℃条件下可存活6-12个月,即使是盛夏,也能在粪便中存活2-3d。在干燥的痰液中可存活6-8个月,在冰点下能存活4-5个月,在污水中可保持活力11-15个月。因此有人对我国目前牛奶的消毒表示怀疑,但刘思国认为巴氏消毒处理的奶制品已无危险。
    2、流行病学
    牛结核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以农村散养户为主,因检疫不严,盲目引种造成其发生和流行。牛结核病中以奶牛最易被传染,其次为水牛、黄牛。结核分枝杆菌随呼出的气体、鼻汁、痰液、粪便、尿、分泌物或乳汁等排出体外。当易感染牛与病牛接触后,或吃了污染的饲料、饮用污染的水均可引起感染。人、犊牛还可通过奶制品感染。这四种分型结核分枝杆菌可相互感染,无论是经呼吸道、消化道,还是损伤的皮肤及粘膜,都可使人、畜、禽受到感染,其发病症状基本相同。集中饲养的畜禽,如有个别发病没有及时隔离,便会很快蔓延全群。而禽结核病一般不被人重视,其实鸡的结核病并不鲜见,带菌鸡成为终身传染源。有些饲养场饲养管理不当如厩舍拥挤、通风不良、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营养不良等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6-45d,有的更长,通常为慢性。在感染初期几乎不表现特有的症状,一般情况下表现日渐消瘦,精神不振,频频咳嗽;毛粗无光,皮肤失去弹性,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由于牛感染结核病的经过缓慢,根据患病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各不一致。
    3.1  肺结核  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明显。食欲正常,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
    3.2  乳房结核  一般先是乳房上淋巴结肿大,继而后两乳区患病,以发生局部性或弥漫性硬结为特点,硬结无热无痛,表面高低不平。泌乳量降低,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3.3  生殖结核  从阴道内排出白色或黄色混浊粘性、脓性液体,内含絮状物,公牛多在附睾,也有在睾丸、输精管中有炎症,造成死精;母牛多在子宫、卵巢、输卵管中摸到大小不等的硬结节,从而造成母牛屡配不孕。
    3.4  肠结核  以消瘦和持续性下痢或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带血或带脓汁,味腥臭。
    按结核病的病理阶段分原发性结核和继发性结核两种。原发性的结核结节有针尖大小,呈圆形、灰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状的瘤状物。在组织学上结节中心常见1-2个朗罕氏巨细胞,在其周围有少数中性淋巴细胞。
    继发性的结核结节多以增生性炎症为主,除表现有结核结节外,也有弥漫性、间质性炎症。以肺部尤为多见。
    4、诊断技术
    4.1  细菌学诊断  临床和死亡样品中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并通过培养作出确认,但通常牛结核病临床表现不明显,对其诊断困难。用37℃含或不含CO2的环境下培养3-5周或8周方可生长。牛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粗糙,中心隆起,周围大而边缘不规则,37℃生长缓慢,22℃或45℃生长,菌落颜色微白。当然鉴定还需其它试验。
    4.2  血清学诊断
    4.2.1  传统的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OT、PPD):OT是老式皮内变态反应,PPD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确定的法定检疫方法,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采用方法。它主要是用提纯的PPD进行牛皮内接种后,于72-96h后观察有无热、痛、肿胀等,可疑的牛再次复检。该方法检出率和准确率都比较高,但检出时间长,操作麻烦,同时存在非特异性,经常PPD反应阳性,而无临床症状,也分离不到病原,给基层扑杀工作带来困难。由于PPD皮肤试验个体差异较大,注射剂量、PPD批号对牛个体反应均有差异,会呈现不同皮肤反应,其结果以测定皮厚度的增加数为准,易造成人为误差;同时被检动物在活动性结核或其他病原(病毒或细菌)感染时,或某些药物治疗及一些不明原因也可能造成非特异性反应。
    4.2.2  淋巴细胞增生试验  主要是测定全血样品对结核菌素PPD抗原的细胞反应,因其费时费力,主要用于野生动物或动物园动物的检查。我国在这方面应用很少。
    4.2.3  γ-干扰素试验  其测定全血培养系统中系统淋巴因子的释放,它是在有特异性抗原PPD结核菌培养16-24h,致敏淋巴细胞释放γ-干扰素。Brcyce M.Buddle等用ESTA-6作抗原进行γ-干扰素试验,并将其与PPD皮内变态反应进行比较,发现用ESTA-6作抗原比PPD变态反应特异性高,敏感性低,但可减少假阳性,还可对PPD变态反应阴性牛进行检测。但其过程复杂,且对样品的要求也高,不利于基层使用。我国在此方面还没有应用。

上一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畜禽重大疫病防检疫的历史回顾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