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屠宰加工 > 文章

“无菌蛋” 走红:噱头还是真有料?

时间:2025-07-01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近期,在电商平台浏览时不难发现,一种名为 “无菌蛋” 的产品迅速走红。商家大力宣传该产品 “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价格也明显高于普通鸡蛋,这吸引了众多追求高品质生活和注重饮食健康的消费者,他们纷纷想要尝试。然而,“无菌蛋” 是否真如商家所宣传的那般神奇,究竟是实质性的品质提升,还是仅仅是营销手段,值得深入探究。

商家宣传大起底

为促进 “无菌蛋” 的销售,商家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且极具夸张性。部分商家信誓旦旦地宣称 “绝对无菌,可放心生食”,使消费者误以为食用这种鸡蛋就如同处于无菌实验室般安全;还有商家声称 “无菌蛋营养丰富,数倍于普通鸡蛋”,强调其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等含量远超普通鸡蛋,将其形容为鸡蛋界的 “营养之王”。甚至有商家故意混淆概念,将 “无菌蛋” 与 “可生食鸡蛋” 等同,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

在电商平台上,类似宣传随处可见。有的商家称自家无菌蛋采用 “高科技杀菌技术”,能杀灭所有细菌,仅保留纯净营养;还有商家以产地和养殖方式为卖点,强调母鸡生活在 “纯天然无污染” 环境,食用 “有机饲料”,所以产出的蛋品质高且无菌。这些宣传极具吸引力,令消费者产生尝试的欲望。

“无菌” 真相:不可能的神话

从科学角度分析,“无菌蛋” 完全无菌是无法实现的。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母鸡排泄和产蛋共用泄殖腔,这种生理结构决定了自然状态下鸡无法产出完全无菌的蛋。即便在生产过程中对鸡蛋进行多种杀菌处理,也只能降低细菌数量,无法达到绝对无菌。

此外,所谓的 “无菌” 常常是商家的文字游戏。商家所说的 “无菌” 通常指无沙门氏菌,但鸡蛋中的致病菌不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也可能存在,威胁人体健康。从生产到运输、储存再到销售,鸡蛋历经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细菌污染。即使生产时鸡蛋细菌含量低,后续流转过程中也极易沾染大量细菌。

“无菌蛋”= 可生食鸡蛋?傻傻分不清

在 “无菌蛋” 的宣传热潮中,“可生食鸡蛋” 的概念常被商家混淆。许多人认为 “无菌蛋” 和 “可生食鸡蛋” 相同,实则不然。可生食鸡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指经过一系列严格生产和处理流程,符合可生食标准的鸡蛋,该标准主要严格控制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要求鸡蛋内外均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严格来讲,“无菌蛋” 属于可生食鸡蛋的一种。然而,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单独突出 “无菌” 概念并大肆宣传,使消费者误以为 “无菌蛋” 是特殊且完全无细菌的鸡蛋。实际上,除沙门氏菌外,“无菌蛋” 仍可能存在其他细菌,商家的宣传就如同给 “可生食鸡蛋” 披上了 “无菌” 的华丽外衣,误导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全新且更高级的产品。

营养价值大 PK:神话破灭

谈及营养价值,商家一直宣扬无菌蛋营养丰富,远超普通鸡蛋,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菌蛋和普通鸡蛋在营养价值上几乎无差异,都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为人体提供营养方面二者相当。

而且,从营养吸收角度看,生吃无菌蛋不如熟吃普通蛋。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生物素吸收,抗胰蛋白酶会抑制胰蛋白酶活性,阻碍蛋白质消化吸收。只有经过充分加热,这些不利于营养吸收的成分才能被破坏,鸡蛋营养成分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利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水煮蛋中 91% 的蛋白质可被人体吸收,而生吃鸡蛋时,这一数值约为 55%,差距显著。

上一篇:从日本速冻食品发展,看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