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6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产业升级,把握发展机遇 1、供应链多元化,降低贸易风险 关税政策调整为养猪企业提供优化供应链布局的契机。过去,受贸易政策和价格等因素影响,部分养猪企业对美国大豆依赖程度较高。然而,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单一供应来源往往伴随较高风险。此次关税调整后,企业有更多选择空间,可借此机会增加从巴西、阿根廷等其他大豆主产国的进口比例。 以京粮控股为例,近年来,该公司逐渐加大从巴西进口大豆的力度,其从巴西进口大豆的占比不断上升。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豆类出口国之一,不仅大豆产量高,而且在价格和运输条件上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与巴西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京粮控股在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采购成本。对于养猪企业来说,增加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口,不仅能够获取更优质、价格更合理的原料,还能有效分散贸易风险,减少因某一国家政策变动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供应中断风险,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技术创新投入,提升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智能化养殖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关税调整带来成本降低的利好情况下,养猪企业有更多资金可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和技术研发,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猪舍环境的精准控制和对猪只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通过安装在猪舍内的各种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数据,以及猪只的活动量、体温、进食量等健康数据。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智能管理系统中,系统根据预设参数和算法,自动调节通风、加热、降温、除湿等设备,为猪只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智能喂食器可根据猪只体重、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自动调整饲料投放量和时间,实现精准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在疫病防控方面,智能化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疾病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现猪只有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养殖人员进行处理,有效减少疫病对猪群的危害。 除智能化养殖设备应用外,企业还可在饲料研发、品种改良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研发更适合猪只生长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转化率,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猪肉品质。在品种改良方面,利用先进基因技术,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质优良的猪种,从根本上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产品品质升级,抢占高端市场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关税调整带来的成本下降,使企业有更多资源用于提升产品品质,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养殖环境,生产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进而抢占高端市场,提高品牌溢价能力。 在饲料配方优化方面,企业可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添加,减少抗生素和激素使用。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采用替抗富硒技术,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硒,替代传统抗生素使用。这种技术不仅能提高猪只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还能使猪肉中硒含量增加,提升猪肉营养价值。研究表明,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食用富硒猪肉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改善养殖环境也是提升猪肉品质的关键。为猪只提供宽敞、舒适、清洁的养殖空间,保证充足运动和光照,可减少猪只应激反应,促进其健康生长。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猪舍内空气清新,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一些现代化猪场还采用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猪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为猪只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可打造高端猪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售价。高端猪肉产品往往具有更好口感、更高营养价值和更严格质量安全标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通常具有较高品牌溢价,能为企业带来更丰厚的利润回报。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