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2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产品应用范围变窄:时代变革的筛选 随着养殖品类结构的调整和绿色养殖理念的推广,部分兽药产品的应用范围正逐渐变窄,这是时代变革对兽药行业的一次筛选。在养殖品类结构方面,一些原本针对小众养殖品种的兽药产品,由于对应养殖规模的大幅缩小,其应用范围被极大压缩。比如,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一些小众禽类的养殖规模逐渐减少,针对这些禽类的兽药产品需求也随之降低。 在绿色、安全、高效的养殖理念推广下,部分存在副作用或者不符合环保等要求的兽药产品逐渐被限制使用。一些含有抗生素的兽药产品,由于可能会导致动物体内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以及可能引发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其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些产品的应用场景和范围不断缩小,也从侧面体现了兽药行业的萎缩状况。 (四)企业营收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2024 年我国动保行业半年报显示,兽药企业开始出现营收两极分化现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大部分兽药企业利润大面积下滑,那些比较差的兽药企业最高同比下降 550% 多,但仍有少数兽药企业销量、利润逆势双增长。 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它们拥有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大型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一些大型兽药企业还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比之下,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诸多困境。它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往往只能通过压低价格来争取市场份额,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者受到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就容易陷入经营困境。 企业 “倒闭” 潮来袭 (一)新版 GMP 的高门槛:难以跨越的障碍 2020 年 4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20 年修订)》,要求所有兽药生产企业均应在 2022 年 6 月 1 日前达到新版兽药 GMP 要求,未达到的企业(生产车间),其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 GMP 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 2022 年 5 月 31 日 。自 2020 年 6 月 1 日起,新建兽药生产企业以及兽药生产企业改、扩建或迁址重建生产车间,均应符合新版兽药 GMP 要求。 新版兽药 GMP 大幅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加速中小型兽药企业退出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新版 GMP 改造需要资金投资,对于经营不善或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有很大压力。一般改造流程涉及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设计车间图纸、净化工程招标施工、工程验收、设备调试验证以及试生产等多个环节。整个改造流程如果严格按照要求,顺利的话大约需要一年半,而不顺利的话则至少要 2 年。改造费用也不低,在部分案例中,新版 GMP 改造花费普遍超过年营收 1/3,甚至超过一半。 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不能及时完工、设备无法按期交付,导致需要延期验收。还有一些企业存在资金不足、养殖行情低迷使得兽药行业利润下降,改造工作进展缓慢、集团合作伙伴押款或延期付款较多,导致资金紧张、改造动作较大投入较大但土地使用面积不足,改造与正常生产销售相冲突等情况。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5 月 12 日,通过新版兽药 GMP 的企业 900 余家,而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中登记在册的兽药 GMP 企业共有 1500 余家,超过 1/3 的企业暂未通过新版 GMP 验收 。像广东省截至 5 月 10 日左右,通过新版 GMP 的兽药企业通过率也仅约为 60% - 70%。这些未通过验收的企业,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二)研发短板:竞争力缺失的根源 在兽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是一个突出问题,而研发能力弱则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缺失的根源。以氟苯尼考粉为例,其批文超过 2500 个,替米考星预混剂批文超过 1200 个,恩诺沙星注射液批文超过 1100 个 。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相似,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 |
上一篇:2025年兽药行业的十大预判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