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冬春季节,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更易存活,猪只健康容易受影响,非洲猪瘟进入高发期。养殖场户应从消毒灭源、控制传播、提高猪只健康水平等方面强化防控措施,降低非洲猪瘟发生风险。 1、确保消毒效果 低温会影响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使得消毒效果明显减弱。冬春季,养殖场户在消毒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温度影响。 舍外消毒。若室外温度高于-6℃时,可使用0.5%的戊二醛水溶液消毒。温度过低时,可选用低温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乙二醇、氯化钙等,其中,二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浓度为0.2%~0.3%,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有效浓度为0.2%~0.5%)。可使用高温火焰对地面进行消毒。 舍内消毒。冬春季不建议舍内带猪消毒,舍内环境消毒时可使用0.2%~0.5%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 饮水消毒。使用二氧化氯、漂白粉等对猪只饮用水进行消毒,可合理添加酸化剂。 物资消毒。物资(疫苗和精液等温度敏感物品除外)到达养殖场后,应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消毒处理。物资消毒宜在室内,避免露天消毒。优先选择烘干消毒,无法烘干消毒的物资可选择浸泡消毒。 烘干消毒:在60~70℃保持30min,消毒过程中,物品之间留有空隙,避免堆叠,确保热空气流通。 浸泡消毒:宜使用25℃左右的温水配制消毒剂,也可在室内安装供暖设备,将室温控制在25℃左右。消毒液应完全浸没消毒物品30min以上,期间可轻微搅动,确保所有物品表面均充分接触消毒液。 应急消毒。疫情风险较大时,可考虑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无死角的“白化”消毒(使用15%~20%的石灰乳+2%~3%的火碱溶液,配制成碱石灰混悬液),以便可视化消毒区域,并且延长消毒剂作用时间。也可使用10%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进行“泡沫白化”消毒。 2、做好物资储备 为减少物资进场频次,降低非洲猪瘟传入风险,可做好物资采购计划,建议根据生产需求集中采购,适当储备2~3个月的物资。不同批次物资标记好入库时间,按入库先后顺序取用。冬季可增加物资的静置存放时间,25℃以上静置10天。 规模化猪场:可在猪场外围和场内建物资静置库,静置库宜独立专用,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加强静置库管理,做好采样检测,保证消毒效果。易耗物资尽量选用固定供货商,并定期采样检测。 中小养殖场户:可在猪场门口配置物资消毒间,包括烘干房和浸泡池(桶)。消毒时应确保烘干间内物品受热均匀,物资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液面以下。入冬前,可提前购置冬春季使用的兽药疫苗,消毒后放入库房备用;食物干货类可提前进场,水果蔬菜类每2周供应一次。不采购和食用非本场猪肉及与猪肉相关的熟食、火腿、风干肉、水饺、方便面等产品。 3、加强引种管理 北方地区猪场在每年11月份前,宜一次性引入足够量的小日龄后备猪,至次年3~4月,不再进行引种,尽可能降低引种带来的风险。 规模化猪场:若必须引种,需制定严格的引种生物安全方案,从种源选择、车辆洗消、路途运输到猪只卸载均需制定操作方案,各环节要有专人负责。要对种源进行背景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包括供种猪场的选址、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途经区域环境等。要对猪场周边环境采样评估。引种严格执行3次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和抗体的全群检测(引种前1周、引种后1周、入群前1周)。 中小养殖场户:选择信誉好的集团猪场采购仔猪。同一猪场选择单一种源,并采取“全进全出”的原则。运猪车辆需经清洗、洗消、烘干、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减少人员流动 人员携带被污染的物品流动,是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场内、在场内扩散的重要途径。冬春季节,可采取措施减少场内人员流动,降低出入次数。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场区;鼓励员工带薪工作,减少休假频次。外来人员(如维修人员、施工人员)进场时,要保证彻底淋浴,全程监管。 |
上一篇:蛋鸡输卵管健康与蛋品质机理研究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