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点击: 次 来源:兽医资讯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兽医作为动物诊疗的关键人物,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畜牧业发展中时刻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目前基层兽医在执业中,由于职业因素加之缺少自身的防护意识,安全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量不断增长,动物种类更加多元,动物疾病变得更具复杂多样。但是作为基层兽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技术水平、医疗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存在诊疗环境较差、自身防护意识不够、执业操作不规范等执业特点,这种状况对基层兽医的自身健康构成了极大的隐患。 一、现状及问题 1、兽医防护意识较差、执业操作不规范。基层兽医普遍存在素质参次不齐、年龄结构老化,且非专业人士居多等特点,既有祖传兽医,也有从事养殖多年自称的“看病能手”,还有部分相关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但这些所谓的兽医在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之前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也未取得相关的兽医资格,这类型的兽医在基层能占到75%以上。尤其是祖传兽医以及所谓的“看病能手”,没有一定的医疗理论基础,基本是继承了传统的做法或凭个人感觉、经验进行诊疗,保持原始工作习惯。诊疗动物疾病时,含糊粗糙、模棱两可、操作简单,缺少自身的防护意识,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这样在进行动物诊疗的时候,很难确保自身的安全。 2、兽医执业环境条件不完善。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疾病表现复杂多样且更具不确定性,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常成为动物疫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基层兽医执业环境条件令人担忧,诊疗设备简陋,用着基础的诊疗工具看着复杂的动物疾病,一些先进的设备好像与他们无缘;工作环境较差,一些常备的消毒、隔离设施无从谈起,防护用品严重短缺。这种工作环境与当前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很不相符,兽医从业者在工作中很难保障自身安全。 二、对策 1、加强对基层兽医防护知识的培训。基层兽医普遍存在对防护知识不够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情况,加强培训是关键的措施。应通过各种规范操作训练,改正工作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做到自我防护。 2、改善基层兽医的诊疗环境条件。作为兽医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备的医疗、防护设施是做好动物诊疗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自身防护的保障。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疾病,基层兽医在进行动物诊疗活动时,应当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而且尽量要选择在符合诊疗条件的环境下执业,这样才能确保兽医工作者的自身安全。 3、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状态。兽医经常接触各类动物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对自身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此,长期从事不同动物种类诊疗的兽医,要做好狂犬病、布病等疫苗的免疫注射,提高自身免疫状态,防止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4、注重兽医执业的标准规范。科学使用防护用具。常用的防护用具有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衣服等,兽医人员在疾病诊疗或疫病防控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采取防护措施。 5、养成基层兽医人员的手卫生习惯。手卫生是降低个人感染疫病风险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基层兽医如果不彻底洗手,常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或造成自身的感染。 6、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实行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离放置。做好自我保护,处理医疗废弃物时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 三、乡村兽医待遇问题如何解决? 原农村村级兽医(赤脚兽医)曾是我国基层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为畜牧业生产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国家高度重视原农村村级兽医待遇问题,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历史背景和主要诉求。从调研情况看,原农村村级兽医的待遇问题情况各异,出台全国统一的补贴政策有难度,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是现实途径。 |
下一篇:各地畜间布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解析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