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姚建聪 - 小 + 大
随后,在2018年8月3日到9月30日的2个月间,病毒传入我国8个省份,之后便势不可遏地散播至全国范围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 在2018年8月,我国存栏母猪规模4200万头左右。到2019年10月,存栏母猪低至2800万头,达到历史最低点(数据来源:咨询公司)。由此可以得知,受非洲猪瘟病毒影响,1400万头母猪对应的产能从产业链被清除。 在这个过程中,散户持续退出,中国养猪业规模化飞速发展,产能迅速聚集到全国性、区域性、领导性的饲料和养猪企业手中。 2 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带来启示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促使中国养猪行业这几年的风云激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育和启示呢?在国家和行业层面,要对外来动物病毒保持高度警惕,形成强有力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协调,采取积极的行业规范性措施防御病毒传入,抵御病毒,减少病毒传入后的影响。 从事后回顾的视角,参考非洲猪瘟的发生特点来看,如果2018年8月暴发的病例是单点发生的话,通过生物安全的方式把发病猪群和同群猪填埋或者焚烧,是有可能把病毒消灭,从而避免大范围传播的。即使是在风险区域内多点发生,通过快速响应、划定疫区、封锁生猪和产品的流动,用生物安全的方式销毁阳性猪群,也有一定的概率以较小的损失把病毒清除。 然而,各个层面的兽医人员错失良机,吃了败仗。这个事实和教训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兽医防疫体系还不能有效地应对外来动物疫情。 实际上,俄罗斯的兽医同行在过去10多年跟非洲猪瘟的斗争中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俄罗斯流行非洲猪瘟的情况下实现了养猪产能的恢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兽医行业各个层面的人员能够形成高效的协调体系,具有更好的兽医流行病学的国际视野,取国外同行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我们的生物安全意识,那么面对此类情况的应对措施一定会更有效。一个强大、有准备、能够协同作战的团队才更有可能带领兽医行业打胜仗,消灭非洲猪瘟的星星之火,杜绝其形成燎原之势。 为了应对烈性动物传染病、新发或再发的外来动物疾病,我国需要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高效协同兽医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预警机制,建设涵盖全国养殖设施的中央数据库。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把养猪设施的位置、产能、存栏情况及动物种类等数据实时采集起来。养殖者和兽医还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实时上报疫情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疑似疫情图片和视频信息。以便行政部门、技术部门能实时了解、诊断疫情,及时指导防控措施。这个数据库还可以实时了解中国养猪的存栏情况,从而预测出栏。国家行政规划层面可以依据实时信息设置养殖准入政策。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养猪行业要有强有力的行业自治机构,能够代表各省规模化养猪企业和农村家庭农场和散养模式养猪的长远经济利益。这个机构对规范养猪行业要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通过这个公共服务和养猪私营行业的紧密协作关系,预警信息和行动方案,能够及时发布到每一个养猪行业的利益相关方,从而把行动者动员起来。 注册兽医师制度在我国实施已经有一些年头,也需要把行业的猪兽医们纳入到这个能够高效运转的数据中,为猪兽医赋能,让他们能做事,能做成事。 3 种猪企业要采用高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病毒传入 种猪企业要采用高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病毒传入,维持种猪高健康状态,并推行成为行业规范以维持行业性种猪稳定生产和供应。 种猪企业是养猪行业稳定、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之水。根深才能树大。优良猪群是行业高效率生产的前提条件。此次整个行业有了使用三元母猪作为繁殖母猪的经历,高峰时期达到70%使用率,实践验证出了三元母猪的缺点:发情率低、产仔数少、泌乳和母性差、繁殖寿命短。这种低效母猪浪费了宝贵的生产资料。 基因决定了养猪产出的天花板。种猪企业维持健康、稳定,提供高健康种猪符合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符合养猪可持续发展的利益。 |
上一篇:科学使用中西医方法防控非洲猪瘟
下一篇:非瘟常态化下猪场复养的关键措施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