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洪涝灾害后的动物疫病防控对策

时间:2022-02-0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班曼曼,张涛等 - 小 + 大

摘要: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畜禽大量死亡,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为解决灾后出现的疫病传染源增多、畜禽抵抗力下降、疫病传播速度加快、生物安全隐患剧增等问题,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及时打捞及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全力开展关键场所消毒灭源,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重视人兽共患病防治,严格动物检疫,及时进行畜禽补免。针对灾后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灾前风险危险意识淡薄、预警存在盲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畜禽养殖设施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风险预警、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灾害疫病防控指导和宣传等建议,以期为灾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借鉴。

2021 年 7 月,河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天气,引发了城市内涝等灾害,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全省畜牧业生产发展也因此受到巨大影响,多地出现畜禽圈舍损毁,大量畜禽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洪涝导致全省受灾养猪场户达 18 527 家,损毁圈舍 6 390 000 m2,死亡畜禽 1 142.2 万头 / 只,其中生猪 54.1 万头、牛0.7 万头、羊 6.2 万只、禽 968.1 万只、其他畜禽113.1 万头 / 只,引起郑州、洛阳、安阳等多地畜禽出栏量下降。此次洪涝灾害是多年来河南省畜牧业受灾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对畜牧业而言,洪涝灾害后病原微生物暴露,疫病传染源增多,畜禽抵抗力下降,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传播扩散风险急剧增加,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河南省各级有关部门全力开展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 灾后动物疫病防控难点

1.1 疫病传染源增多

汛期是动物疫病高发期,特别是洪涝灾害后,因灾死亡的圈养畜禽随洪水四处漂流甚至腐烂,疫源地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并借助污水、大风或者通过鼠、蚊蝇等携带扩散,极易造成动物疫病传染源增多,传播扩散风险增大。

1.2 畜禽抵抗力下降

洪涝灾害后畜禽圈舍泡水、淋雨、倒塌损毁等现象较为常见,畜禽需要紧急转移。随饲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畜禽因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侵袭。在气候巨变,闷热、潮湿、多雨时,猪沙门氏菌病、猪肺疫等多发,血吸虫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发生风险增大。

1.3 疫病传播速度加快

灾后养殖场户为及时弥补损失,补栏需求旺盛,活畜禽跨区域调运频繁,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入病原,尤其是非洲猪瘟病毒。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车辆跨区域带毒传播引发的疫情约占我国非洲猪瘟全部疫情的 46%,因此补栏旺盛,活畜调运频繁,易引起动物疫病传播。

1.4 养殖场生物安全隐患剧增

洪涝灾害造成畜禽养殖场内外大量道路被淹,圈舍倒塌,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疫设施设备和生物安全屏障损毁严重,饲养环境被严重破坏,畜禽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概率增加,养殖场生物安全隐患剧增。

2 灾后防控做法

2.1 全面指导

按照政府安排部署,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简称省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因灾死亡畜禽的打捞处置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因灾死亡畜禽打捞收集处理的紧急通知》,省厅同时发布了《洪涝灾害后 12 条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要牢记》《洪涝灾害期间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等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 9 个由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 9 个疫病防控专家指导组,分别深入郑州、安阳、鹤壁、新乡、许昌、焦作、濮阳、周口、济源等受灾现场,及时掌握受灾养殖场户、屠宰场情况,摸清死亡畜禽及损失底数,加强防灾知识宣传,统筹指导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

2.2 具体措施

2.2.1 及时做好死亡畜禽打捞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各地成立工作专班,下沉一线,以乡镇、村为单位,组建排查和打捞队伍,重点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人口集中地死亡畜禽的排查力度和频次,禁止随意抛弃死亡畜禽,借助无人机、大型机械等手段力量,快速打捞收集漂浮在水中的死亡畜禽,防止死亡畜禽沿河漂流。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 号)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无害化处理工作。安阳市依托 3 个已建成的无害化处理场,优先采用化制、焚烧等方法进行专业无害化处理;而卫辉市等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就近就地合理选址,在专家指导下及时采取深埋法进行无害化处理。8 月 6 日,全省对因灾死亡的 1 142.2 万头 / 只畜禽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当前非洲猪瘟弱毒株防控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