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马骥:发挥平台优势,赋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2-2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高建 - 小 + 大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骥就我国生猪产业保供稳价和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接受农民日报社和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的采访,分析了长短期猪肉的价格走势,并认为发挥平台优势形成上下游闭环是助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021年12月19日,中国畜牧兽医报在头版对此观点进行了报道,原标题为《发挥平台优势形成上下游闭环 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下为报道全文。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环境规制和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9月与10月猪肉价格持续走低,11月猪肉价格由跌转涨。
“如何形成生猪稳产保供的长效机制,更好地端稳居民的‘肉盘子’”,“如何更好地进行生猪市场的养殖与经营”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对此,笔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骥教授。
供需关系是影响猪价波动的主因
生猪市场在我国农业经济板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猪肉的养殖成本和市场价格关乎民生。马骥称,“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生猪的产业特性决定了由猪肉供需所形成的猪肉价格总是涨涨跌跌”,马骥认为,“科学地看待猪肉价格的变动,需着眼于不同的时间维度。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生猪养殖企业应该关注猪肉供需的基本面变化,从而在对价格长期趋势判断的基础上调整经营战略;而从短期的角度来看,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是在理解猪肉价格变动原因的基础上,做出生产策略的调整。”
马骥认为,“从长期来看,一方面,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重创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在国家采取一系列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和恢复生猪生产措施之后,目前生猪产能已得到全面恢复,因此市场上猪肉供给充足。另一方面,在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特殊时期,消费者逐步形成了以水产品、禽肉、蛋等替代猪肉的行为习惯,这使得居民对动物蛋白源产品的消费偏好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也带来了人均猪肉消费水平的小幅度下降。结合供需变化的基本盘面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猪肉的价格仍将处于低位”。
从短期来看,自今年10月份之后,我国猪肉价格由跌转涨。对此,马骥分析,一方面,从供给层面来讲,由于2021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场利润下降,抛售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市市场的供给量。此外,2021年9月至10月期间,仔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加速补栏,同时也加速了育肥猪抛售。再加上冷冻肉有储藏时间限制,一些屠宰场加速冷库肉出库,致使屠宰端动力不足,这些变化在短期内引发了猪肉现货市场短期供给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从需求层面来讲,受天气、元旦和春节等节日效应影响,以及前段时间‘菜比肉贵’现象引发了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因此,在供需双重作用下猪肉价格出现回升。同时,2021年10月以来第二轮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有序开展,释放了市场信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养殖主体信心,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现代金融工具是有效控制生猪价格的创新举措
农业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反复出现周期性问题。“猪周期”是生猪价格对养猪业资源配置进行调节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谈到如何应对“猪周期”时,马骥表示,对养殖户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其自身资源禀赋,尤其是资金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及时又准确地对猪肉价格和市场行情进行预判。在政府层面,要着力加强对中小规模养殖主体的生产经营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在数字化环境下,以新兴零售企业为主的中间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通过对接上游养殖基地和市场,提前锁价,形成订单农业,将猪肉价格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让整个市场良性应对猪周期。

上一篇:养猪三巨头沉浮录:从造富天堂到巨亏深渊

下一篇:2022年中国猪业八大猜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