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非洲猪瘟疫情对某县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影响

时间:2021-11-2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张守华等 - 小 + 大

2.2 3种模式商品猪出栏情况

从表2可见,2017—2020年“公司+农户”模式商品猪出栏量最高,其次是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最低。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生猪出栏加速,2018年底3种养殖模式商品猪出栏量达到高峰,2019年出栏量开始下降,其中:规模养殖场从25.20万头降至7.77万头,降幅为69.17%;“公司+农户”从54.90万头降至26.27万头,降幅为52.15%;散养户从9.90万头降至2.96万头,降幅为70.10%。2020年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公司+农户”商品猪出栏量开始快速增长,而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出栏量仍微幅下降。此外,与存栏量趋势一致,3种养殖模式中,“公司+农户”商品猪出栏量占比逐年上升,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逐年下降。

3、讨论
3.1 规模养殖场
该县规模养殖场以自繁自养、独立经营为主,为中型规模养殖场,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1 000头以下。由于该县规模养殖场大多融资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管理落后,生物安全防控力量薄弱,因此该模式相较于“公司+农户”处于劣势,在3种主要模式中处于中间位置。2018年规模养殖场商品猪存栏11.20万头,出栏25.20万头,2019—2020年每年生猪存栏、出栏量均迅速下降至2018年的1/3左右。推测原因可能为,2018年下半年多数养殖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先是加速生猪出栏,然后因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较差,导致养殖场养殖信心和补栏意愿受到严重打击,同时环保压力使养猪从业投入增高,疫情后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动物疫病防控费用支出增加,导致养殖场资金链断裂,上述因素造成生猪生产大幅下滑。2019—2020年,虽然生猪复产增养加快恢复,但仍有一部分养殖场处于空栏状态。
3.2 散养户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前的2017—2018年散养户商品猪出栏分别为9.80、9.90万头,在A县年出栏商品猪中占比较低。散养户大多资金匮乏,无法购买昂贵的生物安全设备,也未经科学系统的学习,文化水平较低,防控意识极其薄弱,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的2019—2020年生猪出栏量分别降至2.96、2.25万头。另外,问卷调查发现,散养户受自身文化程度偏低限制,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生物安全和风险评估等问题多数无法回答,也从侧面说明了散养户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抗风险能力差。加之疫情对养殖信心和补栏意愿的严重打击,散养户产生了对非洲猪瘟的恐惧心理。此外环保压力增加,养猪从业门槛提高,疫情后仔猪价格上涨和疫病防控费用支出的增加,均提高了养殖成本投入。同时猪周期价格波动带来养猪收入的不确定风险等也制约了散养户生猪生产。
3.3 “公司+农户”
当前,“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农户养殖为主,其出栏商品猪在“公司+农户”中约占98%。养殖集团公司(业务涵盖种猪育种、饲料销售、生猪屠宰)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约定双方责任和义务。在这种模式里,公司负责猪苗、饲料、疫苗、药品等物料供应及销售环节的建立和管理,并负责制定肉猪养殖环节所需的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和技术标准。农户负责肉猪养殖,并提供养殖场地设施,自身承担水电费用。按照建设标准,一个养殖大棚一批可以饲养生猪600头左右,与公司合作的多数是拥有2个大棚的夫妻农户。

上一篇:非瘟背景下养猪业的三类大师

下一篇:血亏超200亿元!下半年集团猪企可能出现破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