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曲志娜 赵思俊等 - 小 + 大
蛔虫是蛔科(Ascarididae)线虫的统称,可引发动物尤其是幼年动物的寄生虫病———蛔虫病,是家畜和家禽寄生虫病之常见多发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对家畜家禽的危害极为严重。不同种蛔虫有不同的固有宿主(专性宿主),如猪蛔虫(Ascaris suum)既不寄生于马属动物,也不寄生于反刍动物。马副蛔虫只寄生于马、骡、驴,而不寄生于猪。人畜共患的蛔虫病有猪蛔虫病和犬、猫弓首蛔虫病等。猪蛔虫主要寄生于猪,偶尔感染人和犊牛,猪蛔虫感染普遍,分布广泛,主要危害3~6月龄猪,使猪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感染率高,可达50%以上。猪蛔虫病为仔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研究表明人蛔虫与猪蛔虫是两个不同的虫种。人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疾病,患者以儿童居多,临床上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 1 病原学特征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是一种大型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死后转为苍白色。虫体呈中间粗、两端稍细的圆柱形,形似蚯蚓。头端有3个唇片,1片背唇较大,2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雄虫比雌虫小,一般雄虫长15~25cm,最宽处直径约为0.3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泄殖孔开口离尾端较近,有1对交合剌。雌虫长20~40cm,最宽处直径约为0.5cm。虫体较直,尾端较钝,生殖器官为双管形。 猪蛔虫虫卵: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形态不同。受精卵为短椭圆形,大小为(50~75)μm×(40~80)μm,黄褐色,卵壳厚,有蛋白质膜等。未受精卵较狭长,长椭圆形,平均大小为90μm×40μm,卵壳薄,多数没有蛋白质膜。人蛔虫及其虫卵大小与猪蛔虫及其虫卵大小相近似。 猪蛔虫生活史: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生活史包括虫卵在外界发育,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以及成虫在小肠内寄生三个阶段。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未受精卵不能发育,受精卵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温度适宜(28~30℃)的外界环境中,经10d左右,卵细胞发育为第1期幼虫,再经一段时间的成长和一次蜕化,成为第2期幼虫。这种虫卵对宿主尚无感染性,还须在外界经过3~5周的成熟过程才能达到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 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孵出的第2期幼虫进入肝脏,第2次蜕皮后发育为第3期幼虫,第3期幼虫随血液入肺,经第3次蜕皮后,成为第4期幼虫,在肺内生长迅速,第4期幼虫通过气管到达小肠,经第4次蜕皮后,逐渐长大,变为成虫。自感染性虫卵被吞食到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需2~2.5个月。猪蛔虫在宿主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如宿主不再感染,在第12~15个月可排尽蛔虫。人感染蛔虫后,蛔虫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通常为1年左右。 2 流行病学特征 猪蛔虫病流行甚广,仔猪蛔虫病尤其多见。蛔虫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每条雌虫平均每天可产卵20万粒。虫卵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抵抗力都很强,虫卵除要求一定的湿度外,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氧气为虫卵发育的必要因素,虫卵在富氧环境中发育较快,但在缺氧环境中可以存活。猪蛔虫卵在湿润的耕地或园土中可以生存2~3年。猪蛔虫卵在热带沙土表层下、在夏天阳光直射下,一至数日内就能死亡。 蛔虫卵对各种化学药品也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在2%甲醛中,虫卵可正常发育。所以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在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恶劣和猪过于拥挤的猪场,在营养缺乏如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情况下,3~5月龄仔猪最容易大批地感染蛔虫,症状也严重,且常死亡。 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感染的饲料和饮水,母猪的乳房容易沾染虫卵,使仔猪在吮奶时感染。 猪蛔虫偶尔感染黄牛,引起急性非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可致牛死亡。还可感染羔羊,出现临床肺炎和肝脏白斑病灶。 人体感染猪蛔虫已有少数病例报告,猪蛔虫幼虫可侵入人体肝脏、肺和小肠,可产生严重症状,但虫体一般在人体内不能达到性成熟。对于常进入猪场和生活在猪场的人群,猪蛔虫可能成为其偶尔感染的重要病原。 |
上一篇:青贮的感官检测与理化检测方法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