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养猪户梁日香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缩小过去10年来一直在扩大的养猪场规模。她说:“不管你怎么养猪,你都要赔钱。如果你喂猪并把它们卖给屠宰场,你就会赔钱。如果你喂母猪卖小猪,你也会赔钱。”自今年年初以来,猪肉价格已下跌60%之多。 1. 非洲猪瘟加速中国生猪养殖业结构转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占中国肉类消费总量的约60%。在我国,每年大约有7亿头猪被食用,超过了世界猪肉年产量的一半。 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户家庭经营的小型养猪场都在挣扎。尽管猪肉供应已从2018-19年最严重的非洲猪瘟疫情中基本恢复,但疫情爆发及随之而来的价格压力加速了该行业的结构性转型,只有大型养猪场能够承受利润下降并减轻持续的风险。荷兰合作银行专注于农业的高级分析师潘晨军表示:“总的来说,整个行业正在逐步转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其中99%是小型养殖场,每年生猪供应不足500头。但由于过去两年持续的价格波动以及政府试图实现行业现代化,它们的产量份额一直在下滑。 在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之前,每年供应超过500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占中国生猪产量的47%。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升至57%。 咨询公司金砖四国农业集团高级分析师林国发表示:“小型零售农户通常只有一个农场,如果受到打击,他们将失去一切。但大公司可以通过在不同地点拥有多个农场来降低风险。” 2. “赌博心态”导致无数投机农民破产 在猪瘟疫情的推动下,国内生猪供应量从2018年的约7亿头降至2019年的5.4亿头,猪肉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为了满足常规需求,当局放松了对建立新的养猪场的限制。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猪肉价格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受到猪肉价格飙升的诱惑,农民们纷纷涌入该行。 但过度乐观导致市场过度拥挤,这为今年更多的混乱埋下了种子。随着猪肉价格下跌和粮食价格上涨,截至6月22日,养猪的平均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300多元下降到亏损283元。周四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增长35.9%。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就观察到了猪肉行业的价格波动,业内专家将这种波动称为“猪周期”。专家表示,尽管猪流感一直是一个周期的触发因素,但小型零售农户的大量存在是背后的根本原因。 农业科技公司云南昆州农业的执行董事杨希迪说:“零售农户就像股票市场的散户,他们的投资选择通常并不理性。通常来说,他们都是在价格高的时候涌入,在赔钱的时候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关系非常不稳定,自然导致了‘猪周期’。” 小农户的破产潮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上月,中国畜牧协会发出一封信,敦促养猪户在价格下跌时“不要恐慌”,不要轻信谣言,不要抱有“赌博心态”。 3. 小型零售农户正慢慢地将市场份额输给大型农业公司随着零售农在当前的经济周期中退出市场,大企业支持下的农场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分析师表示,如果猪肉价格继续下跌,零售农户的比例今年将进一步下降。 更严格的环境要求也提高了小农的准入门槛。2015年,根据一项新的环境保护法,中国收紧了对养猪场的监管,许多经营效率不高、不符合污染排放标准的小型养殖场被关闭。虽然政府在2019年放宽了这一标准,以鼓励更多的猪肉生产,但是随着供应恢复,政府今年再次加强了执法力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国内生猪供应为5.27亿头,比去年同期下降3.2%,而前10大养殖业龙头企业供应了约5500万头生猪,比去年同期增长35.3%。 中国主要养猪企业采用的是“代理”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企业向农户提供仔猪、粮食、兽药和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厂房、设备和人员。双方提前确定成熟生猪的交货价格,由负责生猪销售的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得益于这一轻资产模式,领先的饲养公司正在迅速拓展业务领域。 与此同时,零售农户不得不自己采购仔猪、谷物和疫苗,而他们获得的少量食品推高了成本。当猪肉价格下跌时,他们承担所有风险,因为他们必须以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 不过专家表示,只要零售农户专注于提高效率和管理技能,他们未来仍有发展空间。林国发说:“养猪仍是中国农民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未来中国将和世界上其他畜牧业大国一样,大企业将在市场中发挥主要作用,家庭经营的农场也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