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8 点击: 次 来源:农牧舆情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进入冬季之后,非洲猪瘟的重新抬头在近两个月加剧了母猪淘汰,再次引发对未来生猪供应的担心。 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言简意赅地指出今年的目标任务将会是保障生猪产业平稳发展,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目前生猪产能稳步恢复,尽管生猪的供给形势在逐渐好转,但2021年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供给过剩的情况。 “生猪存栏和生猪出栏之间还有到6个月的间隔,假如二季度生猪存栏恢复常态,那么生猪供给要恢复到常态化,需要到四季度左右,所以目前还不用考虑过剩的问题。”不过,朱增勇仍指出,到了2022年,特别是2023年之后开始要考虑生猪产能的调整。 至于如何稳住生猪产能的“基本盘”,在当日会上农业农村部亦提到,将密切监测生猪生产发展的动态,抓紧研究稳住和储备产能的具体办法,以确保生猪产业能够平稳的发展。更具体而言,农业农村部的下一步工作将会聚焦在如何储备好生猪的产能。“我们将密切监测生产发展的动态,抓紧研究刚才讲的稳住和储备产能的具体办法,以确保生猪产业能够平稳的发展。”唐仁健说。其中,“稳住生猪的基础产能”意味着要牢牢守住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两大指标。 朱增勇认为,要保障基础产能,需要研究制定生猪产能的标准线。“譬如在能繁母猪正常产能的5%上下的波动设立预警指标,如果波动幅度超过了5%,就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一旦超过范围,政府将会启动相应的预警引导措施,或者相应的紧急补贴,防止猪价低迷期过度下降。”朱增勇还认为,四川、河南等生猪主产省份的产能可以作为生猪存栏的代表性指标。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达到52704万头,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其中,四川省全年生猪出栏量为5614.4万头,占比达到10.7%,位居全国出栏量第一,湖南、河南则以4659.9万头和4352.32万头分列二、三。另外,据农业农村部在2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92%以上,超过预期12个百分点。 不过,自去年进入冬季之后,非洲猪瘟的重新抬头在近两个月加剧了母猪淘汰,再次引发市场对未来生猪供应的担心。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跌幅5.87%,是连续16个月正增长后的首月下滑。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在22日向时代财经表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下跌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常规疫情较为严重,尤其以大企业较为明显,山东、河北等地成为此轮非洲猪瘟的重灾区。 “从地域来看,北方市场受影响较大,南方市场暂无大面积出现。东三省因养殖密度相对较低,存栏损失低于北方其他省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滑3%-5%。河南、湖北、山东三省因养殖、屠宰产能较为集中,且是东北猪源外调的必经之地,生猪交易活跃,受损程度最高,环比降幅均超过10%,山东受损更是高达22%。除此之外河北因大场密集,养殖密度稍高,受损也比较严重。” 不仅如此,集团化猪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集团母猪淘汰之后,仔猪价格一涨再涨,目前14斤刚断奶仔猪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600元/头,有专家分析,如果集团抢猪不断,仔猪价格甚至有可能重回2000元一头。 朱增勇认为, 按照目前生猪产能恢复形势来看,尽管非洲猪瘟对产能的恢复速度和规模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但是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生猪产能仍然呈现稳步恢复的良好趋势。从近期生猪价格一路走低的趋势也可以略窥一二。中信期货预计,2021年猪价重心将下移,出栏均价有望走向20元/公斤。其中一季度春节可能为年内价格高点,二、三季度出现价格季节性低点,四季度小幅回弹。 李霞同样认为,从目前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及疫情趋于平稳等因素来看,今年生猪产能增加是大趋势。“预计年底生猪存栏量能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或以上。而冬季本是疫情的高发期,随着气温回升,疫情的不利影响将减弱。” 她建议,业者应该理性看待突发(常规)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未来重点关注南方市场的变化及雨季带来的不可控因素。 |
上一篇:现代养猪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