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04 点击: 次 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作者:魏鑫 - 小 + 大
尽管大部分的禽流感不影响人类健康,但根据研究显示,H5N1、H7N1、H7N2、H7N3、H7N7、H9N2、H7N9亚型和H10N7这8类禽流感都具有传染人类的能力,尤其是H5N1和H7N9,造成了严重的感染人类的事件以及导致人死亡的案例。 图1:禽流感分类示意图
数据来源:CFC农产品研究整理 这里,不同病毒名称中的H和N是指病毒的两种糖蛋白,一种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即H,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即N。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一般来讲,H5和H7为高致病型。 H5N1是容易出现变异并传染给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亚型,主要由禽类传染给人,在人与人之间不容易传播。这种病毒需要寄宿在活体内,因此,发生N5N1禽流感疫情后,及时将可能感染的禽类全部捕杀并消毒,即可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 这一病毒在1997年首次从中国香港一3岁儿童的流感死亡病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1997年的H5N1禽流感中共有18人受到感染,6人死亡。自2003年起,H5N1禽流感开始广泛传播,除中国香港之外,逐渐向东南亚、中国、东北亚、欧洲乃至于非洲蔓延。不过,当前已经有H5N1型禽流感疫苗,接种后能够有效阻绝病毒传播。 当前的禽流感疫情 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对于禽流感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2016~2017年的H7N9疫情中,而实际上,在2018年5月22日报告的一例辽阳H7N9疫情之后,H7N9就没有再被发现传播迹象。 尽管我国没有再发生H7N9的相关疫情,但禽流感病没有离我们远去。而当前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主要有H5N1,H5N2,H5N6,H5N8,H7N8等类型的禽流感病毒。 从动物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当前的禽流感仍然广泛分布于亚、欧、非、以及中美洲等地区。其中中东欧地区、中国、印度、阿富汗、赤道非洲地区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防控形势。从最新一期的OIE高致病性禽流感报告来看,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南非以及中东欧的7个国家(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德国)都在一月报告了新增的禽流感病例。 近两年来,除了已经得到有效管控的H7N9之外,我国主要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H5N6型和H5N1型,其中也只有H5N1能够对人类生命形成较大威胁。 表1:2018年至今中国禽流感疫情统计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OIE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至今的大部分禽流感都是H5N6型,并没有发现传染人的直接证据。而能够传染人的H5N1型禽流感在2019年3月曾在辽宁省发生,所幸影响范围没有扩大,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本次禽流感疫情同样采取了足够有效的扑杀、消毒、隔离、检疫等措施,疫情也可以的到类似的限制,不至于扩大化。 动物传人概率较低,不必过于恐慌! 禽流感每年都有发生,因此,并不需要闻禽流感就恐慌。 不过,在养殖场中出现H5N1型病毒还是需要注意。从当前了解的信息来看,本次疫情的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养殖流程上出现了防疫的疏漏,另外也与行业当前的整体风险暴露有关。 受到上半年肉禽价格大幅上涨、非洲猪瘟持续、蛋鸡养殖超长利润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肉禽养殖密度增加较快。原有非禽类养殖场所、新建养殖棚等养殖禽类的疫病风险有所增加。外加肉鸡鸡苗于屠宰的周转周期较快,渠道控制稍有失误,就容易出现风险暴露。 一位长期从事动物防疫工作表示,因H5N1禽流感属于比较容易传染的病毒,而且此前出现过动物传染给人,导致人死亡的案例,故此次湖南邵阳爆出的疫情受到较高关注。但过往经验显示,从动物传给人的概率较低。 公开信息显示,1996年,H5N1病毒首次在广东南海的家鹅中发现后,1997年在香港报道了人直接感染和死亡的病例。2004年,全国多地爆发家禽的H5N1疫情,造成大量禽只死亡。这次惨痛的损失,以及该病引起世界高度关注公共卫生风险,也让国家确定了免疫、生物安全防控、扑杀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措施。 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的高发期,2019年我国仅发生4例,2020年至今所发生的疫情基本上都是野生天鹅H5N6病毒所致,表明我国当前防疫工作整体上还是可靠的。此次湖南疫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不得不注意在养殖密度提升的环境下的生物安全防控。 专业人士表示,针对H5N1禽流感的疫苗已经研发出来,一般大型养殖专业户都会给家禽接种,因此出现H5N1病毒情况不多见。由于这种病毒只能寄宿在活体内,因此发生N5N1禽流感疫情后,应该及时将可能感染的禽类全部扑杀并消毒,即可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但对H5N1的防控,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人与家禽保持距离。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多地关闭了活禽市场,这明显减少了人群与活禽之间的接触,有效避免了人的感染。与此同时,在肺炎疫情下,民众减少出门,本身就减少了各类传染病传染的途径。预计病毒传人的可能性较小。
|
下一篇:从防控新冠病毒中得到的防非启示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