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非瘟背景下集团化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时间:2020-01-07    点击: 次    来源:防非大家谈    作者:杨耀智 - 小 + 大

编者按:一年多以来,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关于复产,关于生物安全,业内探讨了很多。时至今日,各大集团化养猪企业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正如杨耀智所说,这些解决之道,符合自身实际、可操作、可落地、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接下来,杨耀智从技术角度,谈谈非瘟背景下集团化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非洲猪瘟(非瘟)进入我国的第三个年头,公司从最早的受害者到最早的复产者,一路走来,每位员工尝尽了种种滋味。可以肯定的是,公司会一如既往,按照规划健步前行,最终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复产历程中,最宝贵的是默默付出、踏实工作的一线劳动者,他们所付出的辛苦、表现出来的坚韧,足以让所有人动容。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被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所铭记。他们是行业沉默的多数,他们是推动整个行业浴火重生的中流砥柱。

关于复产、关于生物安全,一年多来看了太多、听了太多。实事求是地讲,对目前仍在疯狂扩张的各大集团化企业而言,非瘟已经没有最初那么可怕,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解决之道,有踏实做生物安全的、有用资本硬砸的、也可能有用“核心技术”的。怎么做?做什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很难说孰优孰劣、谁能影响谁。符合自身实际、可操作、可落地、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我只从技术角度,谈谈非瘟背景下集团化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一、机遇

1、猪价应该至少有三年的好行情(生猪10元/斤以上)

政府真正主导下的复产应该是2019年9月从北方开始的。北方在经过前期一连串的打击后刚刚开始有点头绪,而南方当时还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是所有的公司和养户有资金、技术和种猪着手复产。即使复产,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顺风顺水。即使顺利复产,生产成绩会因为种源、工艺流程改变、正常操作减少以及疾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降低,成绩降幅在30%~50%之间。

基础母猪产能、生产成绩恢复到非瘟前水平至少是2022年底的事情。基于此判断,持续三年10元/斤以上的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集团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规模、人力、政策等优势都会大赚特赚。赚到什么程度?这几年集团企业赚到的钱足以提供全国20%的生猪产能,而不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所有掌握成熟非瘟防控技术的集团企业都能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2、未来五年会是集团化养猪发展的黄金期

规模化养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原因不赘述,可参考所有养猪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从理论上讲,我国如果有6000个年出栏10万头肥猪的规模化猪场,就足以解决老百姓的吃肉问题。

这些猪场在解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疫病净化、成本控制、猪价波动等问题方面要远远比散户和中小养殖户容易得多。

中小养殖户因为种种原因退出后的市场份额,必然会由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的集团化企业来填补。毫不夸张地讲,5年后,年出栏不过千万的企业很难称得上是头部集团化养猪企业。5年内集团化养殖格局将会形成,10年内,我国50%的猪肉将由规模前十位的集团化企业提供。

二、挑战

三年后的猪价将可能跌入盈亏平衡线,低位长期徘徊是大概率事件

政府推动动员下的复产力度是空前的,政府不做则已,一旦要做,力度是绝对够大的。

防非策略(包括可能的疫苗)将在所有人都经历一遍后逐步成熟,成功概率将远高于现在。大体重出栏和其它肉品的替代作用。高猪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进口一旦形成惯例,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以上因素决定了三年后猪价将快速跌入谷底。时间很快,程度很大,持续很久。疯狂扩张的集团化企业将面临漫长的寒冬。

成本控制是寒冬中企业能活下去的唯一因素。核心竞争力是管理水平、种猪、疫病净化程度、人均效率等体系化能力,换言之,是高水平的可复制能力。前期疯狂扩张而没有高水平体系化能力的企业会很艰难,不排除个别企业有破产、被吞并的可能。

非瘟背景下,猪场多处在各自为战的封闭环境下,可复制能力是降低的。简单粗暴地挖人、快速拼凑出的团队是没有灵魂的。

从技术角度讲,在防非的同时,现在应该开始未雨绸缪、天晴修屋顶,打造出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生猪复养成功典型案例——贵州省语馨生态养殖场典型经验

下一篇:2020年生猪产业十大猜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