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兽医 - 小 + 大
2019年12月7-8日由河北生猪健康养殖联盟、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疫病防控岗、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主办的“河北省猪病大会”在石家庄国源朗怡酒店成功召开。12月10日-11日由辽宁省畜牧业协会、吉林省畜牧业协会主办的“复产有道,风险可控,未来可期”复产风险管理暨技术成果发布会在沈阳隆重举办。12月13-14日,以“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19第五届中国猪业高峰论坛在珠海隆重举行。本站搜集整理三个会专家观点重点分享给大家。 一、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研究室主任兼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专家委员会传染病专家组组长 他在《新发和再现猪传染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非洲猪瘟不是新发病,就防控非瘟而言,我们需要提升和强化疫病管控水平,明确非洲猪瘟防控目标,消灭传染源,消除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病死猪、发病猪、感染与带毒猪属于传染源,需要进行清除、扑杀、无害化处理,禁止进入生猪养殖环节。污染的泔水与餐厨剩余物;污染的运输工具、屠宰场,猪肉及其制品、饲料、猪血液源饲料制剂等污染源要实行严格管控与处理。此外还要树立非洲猪瘟可防可控与生物安全防控的理念,构建与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把非洲猪瘟病毒阻挡在猪场外,阻断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内传播与扩散、这样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程度与范围。 二、仇华吉——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病传染病研究室主任、猪烈性传染病创新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他在《非洲猪瘟防控之“道”》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生物安全是对付非洲猪瘟的有力武器,坚持脏净分区、单向流动、防止交叉的原则。猪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以及时发现生物安全漏洞:一自查互纠,设置生物安全专员,编制生物安全自查清单,定期核查和完善;二外部审计,邀请外部生物安全专家“挑毛病”,查找本场司空见惯、不易觉察的问题;三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员工主动上报漏洞和隐患;四借助智能装备,在主要风险点安装监控探头或智能识别系统,实时监测、定期回放,剖析和改进流程。生物安全体系不是应付非洲猪瘟的权宜之计,而是今后动物疫病防控的强有力武器,应成为规模化猪场的“标配”。 三、顾贵波——辽宁省疫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他在《非洲猪瘟疫情动态及防控形势》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发生初期,ASF的扩散主要为泔水、病猪,其次为人和车辆;随着疫情的发展,病原的扩散,疫情传播途径有所变化,但是依然复杂。人员和车辆的风险由早期的12.5%上升至43.5%。顾研究员分析案例中,在苍蝇/老鼠体表检出ASF阳性,可以携带机械传播。 对疫情溯源和传播分析发现规模饲养场发病原因基本相同,病原入侵主要是没有专门淘汰猪通道和严格的车辆洗消系统。顾研究员同时对生猪及产品调运政策、防疫主体责任、屠企管理、疫苗研究进展内容进行了讲解,他认为非瘟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歼灭战,需要真正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非瘟也是生猪生产、流通、监管模式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四、蔡雪辉——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他在《“非瘟”疫苗的研究概况及防控策略》主题报告中指出:非瘟传播途径首先ASFV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很短,空气传播能力有限;而苍蝇、粉尘机械带病毒已经得到实验验证;理论上ASFV很难通过血睾屏障,目前也没有实验证明病毒可以通过,因此精液中存在ASFV可能性很小,除非是在采精和稀释的过程中有污染。 非瘟感染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黏膜,如果黏膜是完整的,ASFV要感染猪群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容易感染,或者是有应激、外界刺激才容易感染。这也是为什么提倡在非瘟的情况下不能不注射,不能打疫苗不能有外伤。 对于为什么饮水更易感,蔡老师从实验数据和分析猪的饮水习性做了解释,猪要喝水鼻子一定会沾上水,呼吸过程中就会把微小的水滴或气雾带入呼吸道,ASFV的靶细胞是巨噬细胞,一旦感染很快就会引起局部的炎性反应,所以通过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因此复养,一定不要通槽饮水。 对于养猪人关心的疫苗,蔡老师说现在养猪和复养,不要寄希望于疫苗,疫苗免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疫苗可以控制疫病的传播,减低疫病的危害,增强动物对特定疫病的抵抗力,但不是解决疫病的根本办法。 |
上一篇:浅谈兽医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