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点击: 次 来源:硕腾猪业 作者:李峰 - 小 + 大
历史上,1999 年,在葡萄牙,软蜱感染导致非洲猪瘟的发生;监测数据表明,存在传播媒介软蜱的非洲东部和南部,疣猪的ASFV感染率超过 80%(张永强,等)。 到目前为止,所有无脊椎动物当中只发现软蜱科钝缘蜱属在自然条件下和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了传播 ASFV 的能力。在传统的养猪生产系统中,养猪场所常常带有裂缝,蜱极可能会在这种环境中存活。本文就针对软蜱生活习性及传播的ASF的可能性做一个探讨但愿能对防控ASF有所帮助。 1 软蜱的生活习性 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在适当的高温条件下,软蜱虫体发育快,若虫变态次数减少。实验室培养软蜱一般恒温为25 ℃。在自然条件下,软蜱在温暖季节产卵。软蜱对干燥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相对湿度为20%~40%的条件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国内研究推测表明:在中国,软蜱最适生活温度在22~30 ℃,最适湿度在75%~95%。软蜱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惊人的耐饥力、耐寒力的能力和长期的存活寿命,有明显的滞育现象。软蜱一般可活5~6年,如波斯锐缘蜱。钝缘蜱的寿命一般更长,例如拉合尔钝缘蜱和乳突钝缘蜱,据报道可活十几年以至二十年以上。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十几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2 软蜱侵袭宿主的特点 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缘而上。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其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软蜱都属于多宿主蜱。 3 软蜱在中国的分布概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区域位于中纬度,多为亚热带、温带地区。其疆域辽阔,自然景观多样,物种丰富。从蜱类在各省、自治区的分布情况来看,有些地区的蜱类调查还不充分,总体上中国蜱类分布不均匀,呈点状和带状分布。其中云南、甘肃、新疆、台湾、西藏、福建等省区种类最多,目前已记录的软蜱约13种。我国曾记录的亚属的拉合尔钝缘蜱应修订为拉合尔锐缘蜱。尽管目前还没有该种传播ASFV的明确报道,但从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活环境来看,也可能具有传播ASFV的能力。同时在新疆、辽宁、河北、北京、山西、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安徽、甘肃、河南、江西、新疆、西藏、云南、吉林、青海、陕西等省(市)有分布有软蜱科,但未鉴定属,是否钝缘蜱不清。 4 软蜱传播AFV的研究进展 据国外相关报道蜱感染ASFV15天后,病毒在蜱中肠上皮组织的吞噬消化细胞内复制;2~3周后再从中肠转移到其它组织。一般病毒复制的第2位点包括血细胞、结缔组织、唾液腺、基节腺和生殖组织,其中唾液腺和生殖组织中病毒的滴度最高,由于蜱虫的生命周期很长(一般长达 15 年),并且它体内的病毒感染能力可持续长达 5 年,在破旧的建筑缝隙中不易清除,因此蜱在维持和传播ASFV 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此维持病毒延续的作用可能导致该发展为地方性流行。 自然界中,钝缘蜱的最适宿主是啮齿类动物,猪是其偶然性宿主(陈泽,等.非洲猪瘟的生物媒介)。目前已经证实能够传播ASFV的软蜱有松雷钝缘蜱(非洲)、萨氏钝缘蜱(非洲)、非洲钝缘蜱(非洲)、摩洛哥钝缘蜱(欧洲)、游走钝缘蜱(欧洲)、皮革钝缘蜱(北美洲)、土氏钝缘蜱(北美洲)、波多黎各钝缘蜱(北美洲)、帕克钝缘蜱(北美洲)。而我国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钝缘蜱(吴晓东等,非洲猪瘟或推动我国养猪行业的规范运行),已知中国分布的钝缘蜱包括左氏钝缘蜱(乳突钝缘蜱)和特突钝缘蜱(陈泽,等.非洲猪瘟的生物媒介)。 关于其它蜱种传播ASFV 能力的检测均为阴性,包括拟态扇头蜱 、囊形扇头蜱等扇头蜱属的种类;彩饰花蜱、美洲花蜱、卡宴花蜱以及璃眼蜱属的 一些种类。尽管美洲花蜱 和卡宴花蜱叮咬了被ASFV感染的宿主4~7天后可检测到病毒,但不能传播给猪。可见目前为止,ASFV的生物媒介仅限于钝缘蜱。研究表明蜱可能促进了 ASFV的多样性,并导致家猪出现新的毒株。 在研究钝缘蜱的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其它吸血的节肢动物(包括虱子、螨虫、跳蚤、硬蜱等)对 ASFV的传播能力。其中从ASFV感染的疣猪上的2种猪虱体内分离不出 ASFV;猪圈中分布的其它昆虫(包括丽蝇、跳蚤、白蛉、蚊子、蚋等)体内也没有分离出 ASFV 。 5 蜱在兽医学重要性 目前已知192种感染性微生物(包括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细菌、原生动物等)、寄生物和蜱瘫毒素与11属193种蜱有关,其中仅病毒就有89种之多。在中国,蜱媒病毒性疾病主要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蜱媒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传回归热等;蜱还传播斑点热和Q热等。近年来,又发现了蜱传埃立克体、人巴贝西原虫病。至今仅有国外报道关于ASF可以感染软蜱、并经软蜱传播到猪群的研究结果,但没有进一步弄清楚是否所有软蜱均可适于ASF感染。此外,在国内,至今没有自软蜱组织中检测到ASF的报道,更缺乏猪群生活环境周边软蜱存在情况的调查。综合考虑,暂时没有猪群中的ASF传播给软蜱,软蜱持续感染ASF,进而形成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基于以上原因和现状,推测当前情况下软蜱传播AFV的风险较低,但肯定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防治中加以留意、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关注、研究。 |
上一篇:大型猪场如何做好非瘟防控?
下一篇:深入剖析一线非瘟防控重要关键点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