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陈光 - 小 + 大
从2018年8月开始,辽宁地区爆发出第一例,然后蔓延到整个省,辽宁成为通报最多、扑杀最多、损失最大的区域,养猪人和经销商度过了从业以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如今,七个月过去了,重灾区漫长而严寒的冬天是否过去?真正温暖而明媚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我作为山东龙昌辽宁区大区经理,本身就是辽宁阜新人,自毕业后一直服务于辽宁的养猪业,结合近期走访市场的观察以及自身感触简单聊一下自己对辽宁养猪业的探讨性展望,算是一个抛砖引玉吧! 一、疫情 (台风眼,即台风中心。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从外围到中心最初逐步增加,然后迅速增加,但到了直径数十公里的中心区域内,风力迅速减小,降雨停止,出现了白天可看到阳光,夜晚可见到星星的少云天空。) 辽宁市场目前类似于台风风眼的情况。虽然疫情最早爆发,但是筛查、防控、扑杀等应对措施也是落实最早,执行最到位的区域,随着各种措施(扑杀、主动缩群淘汰等)的实施,存栏量下降,以及一线对于生物安全等重视,辽宁市场应该也算是最早趋于稳定的省份。可以说有可能辽宁市场经过疫情之后的状态就是以后其他省份经历过疫情之后的状态,当然不排除每个市场的特殊性,但是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对目前辽宁市场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辽宁地区疫情趋于平稳,分区域进入“灾后重建”过程中。 盘锦、营口等部分地区借机已经彻底不许养猪;辽北、辽南生猪存栏量几年内也很难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2019年到2020年辽宁省会减少近1000万头生猪出栏量。这个市场的缺额会导致局部生猪供应严重不足,生猪价格上升势在必行,并且这个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可能临近地区带来生猪发展的机会。 二、经销商 疫情前期部分经销商为减缓经营压力,增加了部分禽、反刍动物产品,但是后期来看成功者转型者少,毕竟跨物种经营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再者多数优质经销商在一块市场经营多年,才累积一定资源和市场份额,轻易放弃也是心有不甘! 基于对于后期市场的行情的看好,多数经销商都在观望市场,等待时机!像我拜访到的大连市场和东港市场,由于疫病压力小,经销商已经可以对部分客户正常拜访,经营活动也逐步恢复! 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在后续经营何种产品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1、整体市场母猪存栏量是大幅度减少的,普遍要减少40%—50%左右,这就意味着经销商需要更大的区域来操作,才能撑起销量,但是传统动保企业的市场划分及经销商网络建设已经成熟,后期如何调整是个未知数! 2、经营竞争的加剧,后期会是白热化甚至是短兵相接!同样成分产品,有可能陷入价格战的泥沼!经销商卖出一件产品需要花费更多的口舌和精力,而且利润没有保障!并且要疲于应付市场上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3、存活下来的养殖户会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他们的真正需求在哪里?他们的这种需求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 从养猪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政策法规出台、养殖理念提升、硬件的改善,疫苗使用的完善,广大养殖户对于化药的使用是大幅度减少的,对于保健等产品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而且养殖户普遍更加理性,对于产品的选择不再接受停留在概念、理论的产品,有直接眼观效果,成分明确、原理简单的产品更容易被接受。对经销商来说更加容易推广! 三、养殖户 伴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恢复。目前来说仔猪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价格适中,加上饲料原料等成本降低,养殖利润空间进一步拉大。同时大家普遍看好后市,随着疫情进一步稳定,养殖户逐渐回归的趋势明朗。 但是后期养殖面对的疫病压力会比之前大很多,所以在圈舍硬件、生物安全、日常管理等等方面投资都会增加,对养殖户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预计养殖户会有两大类:家庭农场和专业育肥场。 家庭农场经营灵活、规模适度,具有天然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各种措施能够执行到位。加上需要与外界接触的生产环节少,便于控制,如使用浓缩料、预混料的猪场,可以一次性采购2-3个月的原料、饲料;3-4个月才卖一次猪等等。 专业育肥场适合快进快出,封闭管理等,加上对资金要求不高和资金回笼相对快,适合恢复期的养殖户。 后期养殖户对于催肥产品的需求会提升。 1、基于安全需要考虑。育肥猪越早达到出栏体重,越早出栏越好。缩短养殖时间,及时出栏,落袋为安! 2、后期商品猪供应不足,价格会有持续的上涨,养殖户能够接受催肥产品的成本并且有意愿添加。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市场上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身为行业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引导养殖户正确、客观的面对困难,整个产业才有健康发展的基础。 |
上一篇:最新非洲猪瘟一线实战防控经验分享
下一篇:动物疫病净化开始走“区域化”路线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