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1 点击: 次 来源:湘中得一 作者:李继仁 - 小 + 大
规模猪场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为什么不好呢?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是雇佣劳动者。他们不是不懂得防疫知识,他们不是不知道防疫制度,但是,他们就是不会自觉地严格执行。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做事,要想他们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但是,大规模猪场的管理人员,甚至包括生产技术场长,同样是雇佣劳动者,他们同样需要被监督和考核。而真正的投资者很难每天盯在生产一线,并且大规模猪场的投资者往往是多个投资主体,不同投资者之间派出的管理人员还会发生矛盾分歧。而对于猪的疫病防控而言,百密一疏,只要一个小小的疏漏,整个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就会全线瓦解。 或许有人会说,雇佣劳动是现代企业的通行做法,关键在于加强管理。但是,农业,天然地不适合于雇佣劳动。在工业企业里,流水线生产,计时或计件,加上产品质量检验,比较容易考核劳动者的绩效。然而,农业劳动所要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在动物、植物生长繁育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每天从早到晚精心地照料,并且受到诸多劳动者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其劳动并不能简单地计时、计量,产品产量和质量也不能直观地反映员工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事实上,每个大规模猪场都有绩效考核制度,但是,鲜有能对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产生强大激励作用的猪场。 或许有人会说,一旦发现规模猪场有人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可以果断将他辞退吗?如果坚持这个原则,不是可以打造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团队了吗?事实上,这又是大规模猪场难以做到的。猪场只能选址于比较偏僻的乡村,猪场多少有一些脏,猪场又需要对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这样的就业环境,即使包吃包住、工资还可以,却难以招到员工,更别说吸引有素质、有知识、有技能的大学生了。现在,年轻人都向往去城市工作和生活,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去偏僻乡村,没有出入自由、人际接触范围狭小、去了以后找对象都有困难的猪场工作?想一想,在招人难的情况下,规模猪场有条件果断辞退员工吗?员工即使责任心不强,猪场管理者又能怎么样? 4、与集约化规模猪场不同的另一种养猪模式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养猪最大的优势是投资者与管理者、劳动者的同一性,防疫和饲养管理的责任心最强。家庭农场一般饲养母猪50~100头,或者存栏育肥猪500~1000头,由夫妻二人管理和劳动,规模略大时聘请一二个帮工,土地、猪舍、生猪都是自己的,防疫水平、生产指标与自己的投资效益直接相关,因此,劳动积极性最高,管理责任心最强。家庭农场的不足,主要是硬件设施还比较简陋,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和技术欠缺。 中国现在年出栏生猪最多的是温氏集团。温氏模式的成功,在于将农民的家庭农场发展为温氏的“养户”,走“公司+养户”的发展道路。公司只做适合公司做的事,主要集中精力养好种猪和母猪,将仔猪提供给“养户”去育肥,并且组建“养户”服务部,为“养户”提供饲料、防疫、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养户”的实质,是尽量不使用雇佣劳动者的员工,而是发展自主劳动的创业伙伴。这样既发挥了家庭农场责任心强的优势,又通过公司的生产性服务克服了家庭农场技术不足的缺点。 在生物安全体系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防疫设施要靠人去运行、防疫制度都要靠人去执行,集约化规模猪场,雇佣劳动体制下,人的责任心不强是防疫体系中最大的软肋。依靠雇佣劳动的单体规模过大的猪场,要谨慎扩张。 在非洲猪瘟防控持久化的形势下,我认为政府不应有意地淘汰小散户,特别是要继续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式的中小养猪场,帮助他们改善防疫设施,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公司+家庭农场”的养猪模式,也许是最适合中国的养猪模式。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