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沈云祥:养猪没有专业化很难谈精细化

时间:2018-03-08    点击: 次    来源:国际畜牧网    作者:国际猪业 - 小 + 大

《国际猪业》从产业链经济层面来看,养猪业精细化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在中国市场,受猪周期和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平衡这两大因素影响,对于企业或养殖户而言,精细化养猪是否需要与定制服务、食品加工业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让整个产业链增值?

沈云祥:养猪业精细化发展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做事人猪场本身,因其直接得到经济效益。另外一个受益者就是国家。我们前面提到的粮食问题,例如饲料消耗,中国一年生产出栏7亿头猪,假如一头母猪年产16头猪,那么就需要大约4400万头母猪;假如一头母猪年产21头猪,那么就需要大约3300多万头母猪。降低的这1000万头母猪要吃饲料(至少1200万吨!),这对国家来说不仅仅是粮食、水,还有资源的浪费。

对于企业或养殖户而言,精细化养猪本身可以增加自身效益,同时精细化养猪能力可以为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和产品,也可为整个产业链增值作出很好的贡献。

《国际猪业》从经济学上讲,农产品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怎么才算合理或平衡?如猪苗-毛猪-猪胴体(屠宰)-猪肉(超市/农贸市场)-食品/餐饮这一产业链上,养殖人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是否意味着他们分配的利润理应最大?

沈云祥:前几年, 在加拿大出现一个现象,基于猪本身作为产品没有什么差异化,可认为是大众化产品,利润比较低且受周期性影响,所以有的大的屠宰猪肉公司,退出养猪, 并采取相对独立的手段采购商品猪进行市场博弈,刚开始,赚钱能力有了比较好的提升! 而养猪公司效益受到较大打击,有的甚至破产,并退出养猪。当一定数量养猪企业破产退出,屠宰场开始收猪难,以至于后来没有足够的猪可屠宰了,增加屠宰成本,使自己的猪肉业务受到影响,为此,屠宰猪肉公司又决定进入养猪业。

基于其他国家的经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的成员,他们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并使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最大化的关系,这包括他们之间的定价机制。但这个定价机制也必须使各成员有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 但它是否能长期生存, 必须通过它们自身效率或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例如种猪、养猪、屠宰这三个环节能够打通,他们之间有个定价机制,这个机制以大家基本生存为条件。比如,屠宰场收购猪场商品猪时采取生产成本加一定的毛利,这样保证较好的猪场有较好利润,较差猪场长远来看可能会被淘汰。如果能建立类似的互利机制,可能会使产业链各成员都能有效提升和竞争, 从而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最大化。

在美国,出现了产业链上各成员各种互利定价机制,也出现养猪联合体同猪肉专业公司的合作联合,从而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能力。比如,养猪联合体Triumph有一定数量的商品猪,但没有屠宰环节和猪肉方面的销售能力,那就找擅长屠宰和猪肉销售公司Seaboard进行联合,这样Triumph可获得部分猪肉销售收益,Seaboard也在自己不养猪的情况下,利用自己优势也获得部分额外收益,最终大家都能专心提升各自核心能力,又能从合作中争取额外利润。

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上的成员都有自己的风险,纵向比是一方面,比如养猪、屠宰等;还有一个方面是横向比,同其他同行比,比如我有什么风险,控制风险的办法,把这方面做好以后再来谈纵向比,再来谈是不是养殖风险最大。如果是的话,就要看在你所处的环节有没有考虑到风控的手段,然后再和上下游谈判的过程中把互相依存的关系建立起来。这就回到刚才所谈,一个是利润分配方案,还有就是自身能不能做到效率最高。

所以养猪的企业就专心把养猪效率提高,也就是专业化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高了以后,能力也就提高了,是良性循环。

《国际猪业》精细化养猪离不开猪场设计、种猪、营养、健康、管理。请您结合个人的精细化管理、运营的案例,谈谈中国规模养猪企业实现精细化养猪需要把控的关键环节和难点?

沈云祥:精细化养猪的这几个方面其实是配套的。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管理者,管理是起点,要知道猪场需要什么环境,怎样的配套的设备等。如果只把某方面提高了,其他几个方面不配套,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所以需要在专业化的过程中去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购买设备时,一味地要求低价,会导致最终得到的产品不如预期。所以中国规模养猪企业实现精细化养猪需要做到专业化和系统专业资源的有效匹配。

《国际猪业》在您看来,2018年,中国猪价走势如何?未来3-5年,中国养猪业将发生哪些重大改变?

沈云祥:2018年,对于中国猪价走势,我个人认为还可以的。由于环保,大家发展的速度没有想象的快,原来千家万户说进就进,说退出就退出,由于现在规模较大了,进入和退出养猪业变得更理性了。特别是由于环保拆迁的问题,大家心里有点发毛,没有像原来那样急于进入。另外,从政策层面,由于经济去杠杆政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我个人感觉会影响畜牧业贷款,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相对其他资产用猪场或生物资产借钱比较困难,或借款利息很高,这样就影响了这个环节的发展。

未来3年内,只要猪养得好,利润应该还是可以的,但不会暴利。这有利于养猪行业的效率提升,这让大家开始思考专业化及管理问题,把产业链上的每个成员应该做得做好,同时考虑如何进行互相联合或合作,提升自身能力及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

上一篇:王中:东北出现的养猪 “大跃进”就是一个大坑

下一篇:董广林:养猪人的下一个机遇在哪里?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