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从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谈北方猪业发展

时间:2017-07-27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 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

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老病挥之不去、新病层出不穷等现象;养殖效率压力也依然明显,导 致猪肉养殖成本高于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的到岸价的怪圈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土地压力有增无减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积非常小;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均可耕地面积进一步趋紧。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限定。尽管养殖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种植业,但对于基本农田实施18亿亩红线保护,发展养殖业不得侵占基本农田。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业所面临的土地压力有增无减。

1.2 环保压力空前绝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也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 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特点

南方水网地区特指珠三角水网区、长三角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5个重点区域,主要涉及广东、江苏、湖南、湖北等10个省(市),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2.1 经济发达猪产品需求很旺

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对猪肉等畜产品等消费需求较旺。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农牧结合不够紧密,生猪粪便还田利用的通道不畅,粪便综合利用率低是造成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生猪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一些新问题,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2 人多地少猪存栏偏多

所涉及区域人口密集,河湖众多,水网密集,土地偏少。历史原因及气候、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这些区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生猪主产区,2014年其涉及的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 562万头,出栏9 696万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外调生猪3 700万头,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养猪工艺传统污染严重

由于这一区域规模养殖推进相对较早,传统庭院式与专业化规模养殖并轨。且即使实施了规模养殖,相当部分企业采用的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艺。相对于近几年发展的集约化养殖企业,整体对环境控制的意识不强、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大,粪污排放量较大。加之这些区域普遍降水量大,水环境敏感。所以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显得愈发严重。

2.4 民居逼近猪场矛盾急增

其实相当一部分规模养猪场在建设之初还是依据畜牧场选址的基本规程进行选址与布局规划建设的。但由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业化企业的引进与扩张等等,导致本来远离居民区的养殖企业逐渐被民居所包围,被动成为违规养殖。论理养猪场是冤枉的,但人性为本的前提下,在与周边矛盾急增的养殖背景下,这些猪场生存难度越来越大!

3农业部关于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

基于这样的背景,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对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生猪养殖业做出调整优化。

3.1 目标明确规模发展

这次对上述地区养猪业的调整,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养猪和环境资源相适应,要改善和保护环境。要求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业。到2020年,在南方水网地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比例达到85%以上,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上一篇:规模猪场倒闭的五大原因分析

下一篇:付光栋:未来10年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模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