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邓登友,吴浩等 - 小 + 大
2.2 畜牧生产一线难以吸引年轻力量 基层兽医工作繁重,现有人员年龄趋向老龄化,对于新技能的掌握缺乏学习动力。而这类岗位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对年轻的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等机构调研了解,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在养殖场等基层兽医工作不体面、环境差、设备老化,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应届毕业生中,约有 80% 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去兽药生产企业,15%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到动物诊疗机构,仅有 5% 毕业生选择到大型养殖场。 2.3 执业兽医脱离畜牧生产一线严重 调研发现,由于执业兽医数量不足、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执业兽医普遍在城市动物诊疗机构从事宠物诊疗活动。而畜牧生产,尤其是散养模式下的动物诊疗依然依赖乡村兽医,但乡村兽医技术水平低,参加培训不及时,新发疫病不会看;防疫意识淡薄,发生疫情报告不及时,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留下了极大隐患。 3 促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明确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鉴于村散养数量逐渐萎缩的现状,强制免疫等由政府部门组织并承担的工作可进行立项招标,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具体工作,相关部门进行监督。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减少各级财政在强制免疫等方面造成的浪费。 3.2 积极寻求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的有机结合 针对疫苗生产企业都配备专业技术推广团队,可将其与现有的基层防疫小分队进行有机整合,为养殖场户提供免疫服务,避免提供重复化服务。依托大型养殖企业的服务带动,为周边养殖场户提供疫苗检测、细胞检测、抗体监测等服务。对于已具备社会服务功能的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产品检测中心(兽药监察所)等单位,可对其开展有偿服务的合法性进行明确,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供有偿服务,努力达到既不造成资源浪费,也能为基层补贴一些工作经费。 3.3 提高乡村兽医服务能力 定期组织乡村兽医培训,提高乡村兽医的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宣传。依法开展乡村兽医登记认证工作,对辖区内乡村兽医进行资质审核,提高从业门槛。 3.4 完善人才选用机制 各级编制部门应统筹协调,对急需增加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适当降低入职门槛。对于各地实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只减不增”的规定必要时应予以突破。 参考文献:(略)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