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猴年里的“二师兄”出尽了风头。肉价单月上涨30%,“二师兄”价格创5年来历史新高点。猪价已经突破了20元/千克,而且还在涨,好几年都没出现过这样的行情了! “现在的猪粮比是9∶1左右,已经远超6∶1的盈亏平衡点。今年的饲料价格比往年低15%左右。以玉米为例,今年玉米每斤才8毛多,前两年这个价格都在1.2元左右。”一中型规模养猪场老板说。 据大数据梳理,最近15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5个“猪周期”。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1年、2004年、2008年、2011年和今年。 生猪价格跨过历史高点,将何去何从?如何规避肉价走出周期波动怪圈?这个“课题”值得生猪养殖者们坐下来,好好“理论”一番。 一、理念是否先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如今,随着城乡居民对畜禽及其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已从过去只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展。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日渐严谨,标准、要求越来越严。在此新常态下,生猪养殖单位都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养猪理念是否是“福利养猪、环保养猪、安全养猪”?是否能跟得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呢? 二、模式是否科学 当前,环境和资源双重压力直接给生猪养殖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养殖单位要想继续发展,做大、做强,减轻压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种情形下,选择科学、健康、先进的养猪模式是否应该作为其首选呢? 三、规模是否适度 人们都知道,吃得太饱不利于身体健康,畜禽养殖也是如此,规模若不“适度”,不与养猪单位的技术、资金、抗风险能力等相适应,健康发展就可能是一句空话。唯有适度,才能降低风险,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管理是否到位 广大生猪养殖单位必须清醒地看到,动物疫病的形势依然严峻,其病种多、变异快、混合感染普遍,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增加。同时,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层防治队伍力量薄弱。上述情况就要求各生猪养殖单位必须要强化自身建设,加强自我管理。总而言之,当下生猪养殖单位在赚得钵满盆满的同时,应该更加理性,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另外,也只有切实规避“过山车”的悲剧重演,生猪养殖这条船才能平稳航行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大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