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后,生猪价格行情下行,种猪市场疲软,形势的变化也促使国内外养猪企业在中国进行战略转变,如加强合作、重视联盟、直奔客户、强化区域优势等。大家都意识到如何根据中国养猪密度大、区域多、市场需求分层次、疫情复杂、生产原料质量不稳、技术不统一的特点,设计好生产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 本文在2015 年调查广西、广东、河南、河北、丹麦等国内外近60 多家猪场的生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并挖掘出国内当前猪场存在的9 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与朋友们不断思考完善养猪生产,以适应未来的养猪要求。 1 常见问题与措施建议 1.1 种猪场有一定的数据积累,但质量有待提高,系谱准确性要双重保证 由于个体标识比较依赖耳缺,因此不可避免导致不同人有不同的读法,一个猪不同时期的读法也会出现不同,因为耳病、外伤等导致的不可辩认也会发,据国外统计与国内实际发生的误读比例均为5% ~ 10%。此时,这些个体都要从育种群中剔除,无需测定,不留种做纯繁用、不能作种猪销售。 建议采用双标记法,如耳缺加耳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在丹麦早期出生,用小耳扣,用颜色来区分品种,断奶前1 天换中型耳牌,留后备时转到配种舍,配后成功后换成大耳牌,可以实现有效管理。即使如此,进入核心群母猪与测定后留作GGP 的个体,要采DNA 样品,如100 根毛发,用基因检测验证系谱的准确性,一旦发现有误,要删除数据库中所有相关的亲戚资料,做到“诛连九族”,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1.2 生产节律不固定,没有按周进行,导致生产成绩与疫情的波动 与国外的人少、工作时间集中、周生产节律的上班特点不同,国内多数场员工常住在场,周末晚上都有人值班,加上销售量不固定也不定期等原因,导致周生产节律的意识不强,各周的配种数、转群数偏差较大,这样会导致生产环境、猪群密度,工作量集中度的随机变化,从而影响生产管理的稳定性。 随着企业产业化发展,上下游物流对接、内外协作得到加强,如温氏与扬翔的“公司+ 农户”模式,按计划生产,有固定数量的断奶阉公猪苗每周到合作育肥农户,母猪与留测公猪转到自己的保育单元,保育与农户的规模根据数量按全进全出设计,可以真正实现做到按周生产,这样不需要加人,不需要加班;如贵港亚计山有一个5 000 头母猪分3点式的场,合计只有72 人,如果再优化可以人更少。 实现销售按周完成,是推进场内按周管理的重要保障,按周管理后,由现场人员直接以猪的流向为轴心,现场自行准备调用各类物料,管理的难度与随意性大大减少,管理层人数也减少,同时可以提高员工的待遇,员工间的薪酬差距也会缩小,进入良性循环。 1.3 猪舍设计要考虑未来20 年主流模式,否则到时白送都没人要 近年来,猪场硬件设计有明显改善,但在保温、给料、饮水等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整体布局上要体现大舍小单元,周管理,全进全出,否则到时白送都没人要。 国内新建猪场的设计与投入有很大的改善,平均头母猪硬件投资达20 000元~ 35 000 元,但仍然出现控温不到位、饮水量过大过小、给料频率与质量不当、布局不当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在认识上偏差与设计不专业;如母猪仔猪共用水线、与料槽大小等设备选型不当等问题,导致猪饲养在外观非常现代化的猪舍中,饱受高温、高湿、浊气的困扰,甚至有时的舒适度不如早期开放式的猪舍;其他一些设计不当的旧场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大,这样的生产成本与管理的效率会较差,兽医成本不断增加,现场员工非常疲备,一旦行情下走,风险就很大。因此,建议多关注猪只最基本的环境需求,设备选型与质量要很棒,要细致,而不必要的投入,如大门、围墙、外观等要能省则省。 1.4 育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规范性与标准化有待提高 与过去相比,各场的育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我们不同的场合,听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看到在国家核心育种场,硬件与人员配备均是比较到位的。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测定节律不规则、测定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据刘小红等(2014)统计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7 个场中,头均母猪年测定数平均为2.38头,少于国标要求的1 公2 母,反映在留测猪管理上还做得不够,随意性较强,即使是销量较少的杜洛克也没有达到国标的要求,而大白测定量最低反映了当前扩繁场客户引种偏爱大白有关;至于要求入测猪要条件一致、密度一致,可能更加不到位,这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有待于企业主意识的提升,与现场员工培训、管理、待遇的到位。 从遗传分子水平看,同窝中后代的差异性也存在,因此要尽可能测定多的同胞,才能真实反映性状的好坏,有的场可以做到测定量平均4 头/ 窝,有些场做到6 ~ 8 头/ 窝,测定阉公猪是一个比较好的数据来源,但有时管理者对此的认识还有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