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中国猪业如何“密室逃脱”?

时间:2015-03-1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014年对于中国养猪人来说堪称是梦魇一般的一年,2014全年生猪平均价格13.22元/千克,比2013年下降1.69元/千克,降幅高达11.3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生猪价格已经“跌停板”了,而且很多养猪人还面临着被“摘牌”的危险,这些养猪人发现这些可爱的猪,无论怎样去养,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仿佛是困入到一间密室之中,但始终找不到逃脱密室的方法。
    纵观中国猪业的发展,现在的困境都是当初生猪养殖盲目扩张造成的苦果,不仅破坏了市场供需的均衡关系,而且由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规模、设备、质量等条件的不平衡,其中尤为明显的一组数据是排名前15大养猪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3%,产销对接严重不足导致养猪人辛苦养大的猪却无人问津,那么问题来了——愁嫁的猪究竟如何才能变为“皇帝的女儿”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借鉴,来学习一下别人的成功经验吧!
    首先来看同样对猪情有独钟的德国,德国是继中国、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养猪国。2009年,德国猪肉产量525万吨,是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之和的2倍之多,占德国肉类总产量的80%左右,德国人均年消费猪肉40kg。德国养猪业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和较大规模的工厂化饲养。
    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中小型或大型养猪场,都在向规模化发展。一方面,养猪场数量在减少,如2000年时,德国养猪场数为14.1万家,但到2010年则只有5.9万家;另一方面,每个养猪场的养猪的头数逐年增加,因此,全国生猪饲养量每年仍在持续增长。德国以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生产,猪的饲养规模以1000-1200头居多;较大规模的工厂化养猪则以年出栏5000-10000头居多。
    在德国养猪业发展中,为了实现养猪高效益化,首先,推进了规模化发展,利用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以获得较高的规模效益。其次,以州为单位,在1个州的范围内,养猪场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了种猪场、商品猪场和自繁自养猪场不同的结构层次,确保了每一养猪场的专业化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推动养猪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德国养猪场,普遍圈舍标准,设施先进,饲养规范,环境优良,猪群健康。
    在养猪生产管理上,利用现代设施和技术,实现了饲喂自动化,猪每天的进食量由计算机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和生产性能对猪进行定时、定量喂养;粪污清理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保持了猪舍内小环境的稳定。这些先进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了猪生产潜力的发挥和生产性能的稳定,养猪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德国养猪业的健康高效发展,与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和疫病防控体系密不可分:技术服务是由德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来完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综合研究猪的饲料与营养、配合饲料的配方,并将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养猪场实现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对饲料原料、配合饲料等营养成分和组分的检测分析,为养猪场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养猪场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经营性服务由合作社和协会来完成,养猪合作社与养猪协会的作用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
    德国的合作社是从养猪和乳制品行业开始的,养猪合作社主要是开展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从而使生猪产业供种、饲料、养殖、加工、营销各环节主体,互相渗透,互为股东,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养猪协会则由养猪场、猪屠宰加工场和与养猪有关单位组成,协会的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争取政策、宣传行业、制定发展规划和促进合作等方面。具体地讲:
    一是协会是养猪行业的代言人,代表养猪行业与相关政府部门对话,最大限度地保障养猪者、生猪屠宰加工者和猪肉消费者的利益;二是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养猪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三是研究新的服务项目,为养猪者提供更全的服务;四是进行产业内部整合,推动养猪产业的养加销一体化,促进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的协调与合作。
    德国养猪业高度重视疫病的整体防控和养猪场的疫病控制。整体防控任务由政府兽医部门来完成,如政府制定疫病报告制度、应急计划、疑似病例处置、应急演习、监测方案等制度,构建起了德国动物疫病的控制系统。
    在德国,凡是进入猪场的参观者都必须全身沐浴清洗消毒,从内到外,必须穿猪场统一提供的工作服,带进猪场的相机等也进行严格消毒。
    目前,德国基本消灭了危害猪业健康发展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乙脑等。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确保了猪群的健康安全,也全面提高了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养猪者的收益显著增加。
    关于猪肉质量德国从立法、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顺了包括猪肉及其制品在内的食品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体系,形成了生产、流通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和监管体系,推动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行业组织自律体制的形成。这些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了德国猪肉及其制品达到了较高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为提高德国养猪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以看出德国养猪业一是依靠完善产销体系保障收益;二是通过专业分工提高效率;三是建立严格质量监控打造品牌。如果中国做到这几点,相信养猪人再不会苦着脸养猪,前15大养猪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不会是尴尬的3%了,当然国情不同完全照搬也是不现实的,但德国成功的养猪模式是中国为之努力的方向,国内养猪人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将其变为中国模式。
    说完国外,也来说一个国内的成功案例——新疆的红枣,新疆红枣素有“黄金寿枣”的美誉,它以硕大果型、优质口感和丰富营养著称,并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高品质绿色营养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是新疆红枣原产区同时也是主产区,目前总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总产量210万吨,总产值1000个亿元左右,为了保证新疆红枣作为一个品牌持续发展,制定了严格红枣规格分级标准,分别从果型及果实大小、品质(含糖量、色泽、肉质、手感和干燥度等)、含水率、不合格率和破损度等方面将红枣分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四个等级,根据等级分别入库并分别定价进行销售,这样严格分级标准保证了在新疆红枣扩大种植面积情况下的品质和价格依然。目前新疆红枣三种销售模式并存:
    传统模式(农户销售给收购商)
    过渡模式(红枣合作社)
    现代模式(产、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式经营)
    新疆红枣这一产销模式同样适用于国内的养猪行业,只是国内很多养猪人还是在传统模式中各自为战,当出现2014年这样长时间的猪价低迷,传统模式中的养猪人利益受到很大冲击,所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自我更新和整合能力逐步加强,具有市场开拓、推广和优化各项能力的企业或者组织会在整个生猪养殖模式中起到主导作用。
    中国猪业在经历了寒冬一般的2014年之后,养猪人犹如困在一间密室不知如何解脱,其实一句古语就可给出解答: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单体养殖户则很难满足生产出更高要求的产品,所以团结起来将中国猪业引向更大的市场,遵循市场的声音,从而获得最好的产品,这样规避了风险,也提高了效益,集众人之智,筹众人之力,圆众人之梦!2015年大家一起加油!

上一篇:养猪产业面临“阶段转型陷阱”

下一篇:深度剖析:中国养猪业的五大自救方向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